回到明朝当太后(475)
因为青玉是太后身边人,这间驿馆颇为高级,入驻的都是各地进京述职或等候召见的高官;此刻听到妇人哭闹声,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纷纷派人前来打探。
青玉羞愧无地,把脸埋了进去。
李大成也觉得不妥当:“娘,外头这么多人瞧着,咱们说话小声些。”
杨氏哭骂:“你居然帮着这小浪蹄子说话!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我白白生你养你啊,我的命怎么这么苦。”
青玉低下头默默忍受着,其实她已经习惯了,以前更难听的也不是没有听过;只是现在,她真的感觉到难堪。
杨氏到底年老,又是长途劳顿,不比往常,闹了一阵,累了,也就去歇了;青玉猛然想起一件事,忙交代春花秋月:“天色不早,你们早些回宫吧。”
春花秋月早看李大成害怕了,只是问:“姐姐不跟我们一起走吗?”
青玉道:“蒙太后开恩,给了我十天假。”
李大成很是不舍:“两位大姐不多留一会儿吗?怎么也要吃了饭再走。”
青玉不能不直视丈夫:“她们都是太后身边的,此次奉旨陪我出来,天快黑了,自然要回宫复命的。”
李大成很是不满,但春花秋月如蒙特赦,赶紧走了。
回来禀告,汪舜华知道,青玉的日子不会好过。
第208章 女人的问题(六)
果然,青玉的日子很不好过。
丈夫一如既往的粗暴,青玉甚至开始怀念在太后身边服侍到深夜的那些日子。
她知道太后招丈夫和婆婆进京,不是没有盘算:京城米贵,她虽然领着正五品的俸禄,太后的赏赐也不少,但是要想买处宅子,那还为时过早;但租处院子,难度应该不很大。
但她同时又暗暗祈祷:希望他们母子只是到北京暂住,等看够了京城繁华,自然就走了。
果然,李大成母子一到北京就被迷花了眼,即便在路上看过不少大都市,但北京的气象和繁华才真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现在青玉回来,他们也就没有顾忌的上街转悠,青玉默默地跟在他们背后。北京的贵人多,尤其现在不少宗室留在北京,出门就能碰上。青玉努力想缩小自己的存在感,但这年头女人上街还是比较少,尤其她年轻美貌,穿戴非凡,自然很惹人注目。
路上碰到几个,青玉忽略了众人眼中暧昧的眼色,如常行礼别过;倒是杨氏颇有些不安,连问这些人都是谁。
知道都是连知府见了都要下跪的皇亲贵胄,母子俩瞪大了眼。
杨氏母子对青玉的态度因此软和了些,但是看青玉一如既往地温柔,气势又上来了;好歹也会商量了:“这北京是真好,干脆咱们就不走了。青玉,你在太后身边有脸面,肯定也攒了不少钱。要不咱们买处宅子;以后你也好常回来看看。”
老太太这样说话,青玉很是感动,只是钱实在不够。
杨氏眉毛一倒:“什么钱不够?这三年来你往家里送过一文钱吗?居然连座宅子都买不起,你说,你有什么用?”
她抓起青玉:“你说,你挣那么多钱都到哪里去了?是不是背地里养汉子去了?”
青玉脸色大变:“娘,红口白牙的,可不能诬陷好人啊。”
杨氏还是不依不饶,又开始哭闹不休。
李大成看向妻子:“娘已经这样了,你还要藏着掖着吗?”
青玉跪在地上,无可奈何,只能答应先花钱租处院子,等攒够了钱,再搬家。
杨氏这才收了泪:“你可不要糊弄我们。”
青玉连忙赌咒发誓,杨氏又问:“你攒了多少钱,要不我替你攒着;免得你大手大脚的没了,再说,我们母子在外头也是要过日子的。”
青玉没办法,却也觉得她说的在理,只好答应把钱都交出来;当然她还先找了处宅子,给了租金。
京城米贵,房价更贵,只能和人合租;比不上驿馆,但比起乡间,也胜出太多了。只是杨氏由奢入俭难,但听青玉说要攒钱买房子,也就认了。
青玉回宫跟汪舜华禀告家里的情况,汪舜华道:“难为你了,又要养一家老小,又要买房子;合租也好,只是邻居要挑好,你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早晚亲朋故旧走动,太简陋也不方便。”
这话是真心的,蓦然想到上辈子的自己;但是北京的房子,还是个院子,做梦都不敢想。
于是说:“既然你在北京安了家,以后就不用宿在宫里了,早点回家去。”
青玉谢恩,但还是说:“太后大恩,民女无以为报,愿意留在太后身边服侍。”
汪舜华笑:“这话说的,我不过让你下班回家而已,又不是不让你回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