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426)
下面这才不吱声了。不过大家都不愿意写,理由也是现成的——确实工作太多,于是这活儿落到了程敏政头上。他毕竟年少,因此多数时候还是在翰林院读书;虽然他以程朱后裔自居,顶瞧不上这些山贼草寇,对戏曲这种形式也嗤之以鼻。但毕竟小孩子头脑灵活,没那么多框框;这些年他在翰林院,读的也不全是儒家经典,更多的是治国理政。既然关乎教化人心、治乱得失,也就不敢怠慢。
接到这活,他把《水浒》翻出来看了几遍,写了这个二十四出的北曲,当然这是不够的,小伙伴商良臣、李东阳、倪岳等人正在准备会试,不好意思打扰,但是他爹和岳父再忙,这种大事还是要把关的。这两位和他一样,在戏曲上其实没有建树,但是猪肉没吃过,肥猪还是见了不少,因此很用心的帮他反复修改,最后才呈上来。但是汪舜华还是不满意,毕竟士大夫不可能站在绿林好汉的立场看问题——这个没啥,汪舜华也看梁山好汉不怎么顺眼;只是敏政一路顺遂,又年轻气盛,不能理解真正理解林冲的苦闷,因此讽刺劝喻更多一点,这样代入感就要差一些,观众难以共鸣。
汪舜华理解程敏政的想法,放下架子和他仔细探讨:“写这个故事不是为了申讨以林冲为代表的绿林,而是要揭示‘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道理,用以警示朝廷和各级官员要夙夜在公、克勤克俭。否则,不仅鞑子会趁虚而入,朝堂上奸佞败坏朝纲,甚至基层官吏和普通百姓也会逼上梁山,沦为反贼。”
她的语气很是严肃:“文学归根到底是人学,文以载道,首先它就要说人话,做人事,而不简单是你展示观点的提线木偶,否则直接就用四书五经去宣讲了,为什么还要用戏剧呢?你只有让语言尽可能生动接地气,百姓才看得懂;只有把故事讲好,把人物立起来,才真有可能感染人,打动人,达到感化人心的效果。你要记住一句话,‘当作者死了,人物才能立起来。’当你不按照自己理想的路径去设计人物的行为,而让他按照自己的性格去说话办事,这个人物才算活起来。”
她松缓了语气:“我让你来写这出戏,不完全是因为他们都忙,而是因为希望你能写好,也相信你能写好,更希望你能在文学尤其是戏曲小说方面能够有所成就——别看我,我是为了你好。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和我,都跟林冲一样,是逼上梁山的人。你那篇策论,成为改革的楔子,有人赞你,自然也有人想毁了你,以此否定改革的正确性,你要有被谩骂诋毁甚至诬陷的心理准备。但是光唾面自干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奋起反击,和他们争夺话语权,争夺在百姓间的名声,这样,才能顺利的推动改革,你在文学史和历史书上,才能有个好名声。所以,你一定要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别人不敢写的要写,别人敢写的要写的深刻到入木三分。这样大家才都知道,他们胆子没你大,视野没你开阔,眼光没你深邃,思想没有你深刻,甚至文笔都没你犀利。一定要这样,你才是一个政治家,一个文学家,一个真正的社会良心,而不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一个天真烂漫的书生。朝廷也才没有用错人,改革才有了正当合理的依据,明白吗?”
程敏政沉默了很久,这才磕头;退下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这才走出来,把原书的段落又翻了好几遍,回头又把伍子胥的故事翻了好几遍,又结合自己此前的见闻反复琢磨,这才落笔。
汪舜华对新呈上来的脚本非常满意,实在太有感觉了。
她发出感慨:“我朝的戏剧终于有了反映社会民生百态的现实主义力作,不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恩怨纠缠。如果沿着这条路往前走,那就真能和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了。”
她看向程敏政的眼神很是柔和:“杜甫有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我希望你一直能保持这份忧国忧民的初心,既能给朝廷更多好的建议,也能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担当和格局。”
下面面面相觑,汪太后还真不怕揭露社会黑暗、败坏朝廷名声、面子上过不去?
——我还真不怕,左右不过是缝缝补补的事;反而真希望出几个划时代的巨著,为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将来也能对某个作者说:“一个文(女)人的一本书引发了一场划时代的变革。”那可是对付酸腐文人编排宫廷秘辛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反对声音最好的反击措施。
当然,如果不到万不得已,战争可就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