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北宋先锋营小将在七零(355)

作者:苏佑蓁

上高中时父母让他辍学,他用自己挣的钱上学,借口是三哥供他上学,从那时起他就对父母失去期待。

更不用说他考上大学,他们只给路费,一床旧被子,衣服还都是大娘和三哥之前给的。

上大学虽然不用学费,还补助生活费,也只刚刚够用,家里不算很穷,但父母连买个盆买毛巾买暖壶的钱都不舍得给他。

当时他心更凉,到京城见到亲切的三哥大娘三嫂,可爱的暖暖小旭,心里才暖乎起来。

大学毕业刚工作一个月,亲爹就写信找他要钱,家里不是真的困难,他不愿给,回信说他欠三哥的钱没有还清。

之后借三哥钱买房,就没能力给,每次父母来信不问他工作好不好,过得怎么样,只问要钱。

时间长了张建设明白,父母心里早没有他,只有他弟弟,心里是难过的,但后来想到三哥和大伯的关系,心里释然。

下海手头宽松后,回老家时给父母点钱,也悄悄接济比较困难的姐姐们。

张建设从三哥家出来,回头看一眼,三哥对他来说像个父亲,少年懵懂时期,亲爹不会教的,三哥教他,教他怎么做人,教他遇事怎么解决问题。

叶大哥教他放开心胸,贺大哥教他要学会思考,举一反三。

脚下的路还是熟悉的路,以前每次走来心里都很快乐,他怀念和三哥,叶大哥,贺大哥在雨天里在寒冬下雪天相聚喝酒、谈天说的日子。

张建设经过曾经的知青院,心里叹一口气,青春不在!

捐给镇中学一大笔款,张彧又捐给三家里小学一万元现金做为奖学金,每学期年级前三名有不同奖金,还有文具作业本奖励。

虽说现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不用交学费了,但杂费,书本费每个学期还是要不少钱。

三家里村经济条件比其他地方好很多,但还有比较困难的家庭,有些小孩成绩好读不起书,张彧想给这样的孩子读书机会。

捐出钱的第二天一大清早,张彧就带全家人和桂华姑妈返京,到市里,张建设不舍抱女儿好久,和他们分道扬镖。

但张彧捐的两笔款项传出去,他在镇里出名了!三十万!一万!好多钱!

镇上万元户没几家,张彧一下子就捐了三十一万!

张华明听儿子回来说后,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担心,好久才说:“他还欠银行这么多钱,手怎么就这么松呢?”,三十一万,不是一点两点。

张清池倒觉得铁蛋肯定有能力才会捐,便和他爹说:“爹,他在京城有栋大楼,一楼卖货,楼上出租,在特区开三家很大的店铺,每天收入我们想像不到,不用替他担心”。

张华明醒了醒神和大儿子说:“既然建设让荣盛替他收蘑菇和腊肉,你交待荣盛叫他收的时候一定要检查好,孬的不能收!”。

张荣盛听了铁蛋叔捐大钱的消息,从蘑菇棚回家到门口便听爷爷的话,接口说:“爷爷你放心,我会检查仔细”。

有建设叔这条路,不用花时间和费精力去卖蘑菇和腊肉,简直不能太好,当然要好好干。

大孙子做事一向稳当张华明放心,和他说:“等他们派车来拉货,你跟着出去看看,见见世面,看看你姑婆”。

张荣盛走近爷爷笑应:“好,爷爷您目光长远”,小时候他不懂爷爷喜欢管闲事,为张姓的人尽心尽力,有时候出力还不讨好,长大后渐懂,这次铁蛋叔和建设叔回来所做所为,他更清楚了。

如果铁蛋叔和建设叔对老家印象不好,没有一点感情,他们不会有任何动作,指不定还心怀怨恨。

老宅的人听说张彧捐了三十一万元,目瞪口呆,他们从给张彧开车的人嘴里知道他有钱,建了一栋大楼,但又听说他向银行贷款一大笔钱,心里还没什么想法。

一栋大楼多大他们没什么概念,况且他还借银行一大笔钱。

现在听说他一捐就是三十一万,三十一万啊!冲击太大。

张铁河和赵红霞心里想法是:跟铁蛋混的建设肯定也很有钱!

庄淑兰得知这信息,心里火烧火燎,嘴里起大炮,以前她看不起的泥腿子,现在展翅高飞,而自己精心教养的老二,做什么败什么。

她找丈夫说:“老张,铁蛋怎么说也是你亲儿子,和建修是亲兄弟,你找他让他帮帮建修,开个门店”,在实惠面前低头算个屁。

张铁石淡淡说:“我没脸找他,他虽没有把我当仇人,但也没有把我当爹”,暖暖几个能礼貌叫自己一声爷爷就够了。

庄淑兰语塞。

镇上领导得到张彧给镇中学捐款建教学楼的消息,赶来三家里找张彧,扑了个空,失望不已。

张彧一行人还是和来时一样,连夜返回,第二天上午九点多到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