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北宋先锋营小将在七零(193)
大队长和支书回答得实在,没有夸大,也没有减一分。
吃完饭,凌书记和梁主任去后院看兔圈,见里面只有四只大兔子,五只刚出生不久的小兔崽,凌书记问张彧:“我见其他人家养的兔子不少,你家兔圈不小,怎么只养这些?”。
张彧回答:“现在兔子草不好打,家里还养三只猪,之前我还在上学,就没有养太多”。
凌书记说:“哦,兔子草确是个问题”,他发现,这后院的红薯藤被剪得很短。
一行人又去看猪圈一眼,回到前面,凌书记和梁主任给张彧粮票后,和大队长他们去大队部。
张彧送他们出去,手里还捏着粮票,尽管之前他就听说干部下乡吃饭,会付乡亲粮票,但头一回亲自接到干部付给的粮票,心里称奇。
贺知文没有跟着去,和张彧一起回他家,坐下后,张彧问他:“你知道凌书记来考察蘑菇棚有什么目的?”。
他看得出来,主事是凌书记,梁主任几乎不说话。
沈秋阳还有出来收拾碗筷的林三丫和胡澜都很好奇,看向贺知文。
贺知文说:“去年我们种蘑菇成功,今年县里鼓励其他公社、其他大队种,但不是出蘑菇少,就是有问题,那些大队长反应上去,他们过来考察”。
沈秋阳奇怪问:“不应该是那些大队长来取经吗?”。
贺知文微笑说:“我也不知道,觉得奇怪”,凌书记问他种植蘑菇的过程问得很详细。
如果他不是县委书记,贺知文都怀疑对方要自己种蘑菇了。
张彧说:“可能还考察养兔子的事,我听凌书记问大队长和支书关于养兔子的事,问得很仔细”。
贺知文点头:“有可能”。
刚才亲娘受点到一点惊吓,张彧让她请假,下午不上工,两点多,得知凌书记和梁主任已经坐上车离开,张彧和亲娘胡澜去后院,搬开柴堆,掀开木板,把两笼鸡提上来,木板有缝通气,笼里的鸡看着还好。
林三丫和胡澜把鸡抓到大鸡圈里,喂几把玉米粒,观察小会,林三丫说:“都没事,不过受到一点惊吓,明天有几只可能不下蛋”。
家里鸡蛋不缺,张彧说:“鸡蛋够吃”。
次日上午,大队长去接一批知青,张彧去上工,交待张建设去大队部等,带凌江回家。
张彧中午下工回家,就见凌江在堂屋里和沈秋阳说话,他走进:“来了,怎么样?”。
凌江笑说:“挺好,幸好我家里早准备,不然要被分配到其他地方去,公社和县里要下乡的知青想到你们大队插队”。
沈秋阳笑:“三家里大队有肉”。
“……”。
傍晚,张彧陪沈秋阳练拳,凌江看得目不转睛,等两人停下,凌江说:“张彧,我想跟你练前三式”,张彧说过,只要求身体变好,力气增大,练前三式就好。
简单,张彧爽快说:“行,现在我慢打,你仔细看”。
凌江:“好!”,要看得比学习还要认真。
对凌江住进自己家,林三丫很欢迎,晚上,她多炖半只腊兔肉给凌江接风,张彧和两人说说话喝小酒。
凌书记来三家里大队考察回去一天后,陆续有其他公社,其他大队的大队长带人来三家里考察,询问大队长养兔子,询问贺知文种植蘑菇。
这和张彧没有关系,照例上午上工,下午和胡澜进山。
几天后傍晚他和胡澜从山里出来,在蘑菇棚外遇见贺知文,见他精神不好,看样子很累。
张彧叫他:“我打到两只野鸡,晚上和叶昆一起去我家吃饭”。
贺知文扯着嘴,无力笑笑:“好”,有凌书记发话相互学习,一起致富。
别的大队长带人来问,他只能仔细回答,给对方资料,说得详细,他觉得是个人都能听得懂,但居然有不少人没搞清楚,常问很简单的问题,这几天应付人比干活还累,烦人!
哪个大队都有知青,偏偏来学种蘑菇的很多人大字不识一字。
晚上吃饭的时候,贺知文吐槽,张彧听了说:“你去和大队长提意见,想来学的要识字,这样谁能受得住,那些来学习的人无非是大队长或村支书的亲戚,如果人笨,怎么都学不会,说不定还会说你故意教不好”。
叶昆点头赞成:“真有这种事,有时候人性丑恶得你无法想像”。
张彧直接说:“有人说你,对你有意见,来和我说,我去整死他,不用顾虑对方是哪个大队的”。
贺知文听了心暖,温声说:“好”,心下决定,明天早上就去和大队长提意见。
叶昆和沈秋阳凌江听了大受感动,心想,张彧够义气,能和他交朋友,是很幸福的事。
凌江喝一口酒说:“张彧,我后天搬去知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