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之远(296)

作者:我怀

当听到这位新国师跟今上谏言,欲得长生需修功德,狱中积案则有损帝德时,他忽然感觉有哪里不对,抓住那狱卒便问,新国师道号是什么。

狱卒想也不想地答:“抱元子啊。听说是什么清都山的大仙,玄天观的人见了他都不敢不服。看来你很快就能出狱了啊,云大人。”

青年闭上了眼,松开手退后,有些颓唐地坐地抱膝。

哥哥呀哥哥,如此贸然介入俗世,究竟是有损谁的功德,谁的修行?

世外的衣轻飏的将茶盏扣下。

杯盏相撞,瓷器发出清脆的声响。衣轻飏垂下眼帘,心中思索:自己入的是仇境,之前那声音说要消解仇恨,方可通天。那他究竟跟谁,跟什么有仇?才让那声音说「诸多心魔,便生于此不堪之中」。

稍微一想,衣轻飏心底便隐隐有了那个答案。

可那份仇恨,却是无论如何,也不可消解的。

作者有话说:

注:“断以大义,稍割爱情”一句出自包拯谏宋仁宗。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瑜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可悠儿 40瓶;小东、孤独不在荒野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5章 人间客|五

道士将竹帘挑起一半, 对面也是酒楼,太学生的代表和御史台的官员聚在一起, 正给因一封奏章而名动京师的云御史接风洗尘。

透过晃动的酒盏, 隐隐绰绰的人影,他瞥见了那个自己养大的青年。青年在人群里待人接物游刃有余,一个多月的牢狱之灾让他身形消瘦许多, 却也增添了更多稳重、沉静的气质。

——阿一的确长大了。又一次, 长大了。

说是自己养大的,其实也不尽然。

十几岁时便狠心将小孩送去私塾, 又过几年, 旁观他千里迢迢求学。落雪时那身形单薄的少年躲在道观歇脚,枕着书箱入眠, 一个人孤孤单单,有时半夜火盆熄了,道士才会悄无声息出现,替他挑明炭火。

抱元子将竹帘放下,留出的空隙足以让他瞥清对面情形, 又不至于被对面的人发现。

人群中微微一笑的青衫官员将外放岭南做官。这是理所当然的事。皇帝饶了他的性命,可年轻御史的前程早就注定, 至少在本朝本任皇帝之下, 再无翻身之日。

对抱元子来讲, 做国师实是件不足道哉的事。毕竟,他前一世便有担任过国师的经验。眼下这国师只是挂名职位, 他仍可来去自由, 只要皇帝传召时他能及时出现就可。

清都山上的师父常年闭关, 对他担任国师的态度无可无不可。玄天观的人也有不满的, 但也只是少数——他有实力让那些前世的同门, 在他面前将嘴闭得紧紧的。

倒是师弟笑红尘极为反对,前几日还来信吵了一顿。不过,当然是单方面的吵架。

他常年不理门内事务,这些事务也有更合适的人来处理。比起清都山弟子的身份,他更像一个散修,多年来游历于门派之外,行踪琢磨不透。

师弟笑红尘就是他在游历途中捡到的。或许是出于这样的印象,叫师弟并不愿意他牵扯旁人因果。

当年逐渐放养阿一时,笑红尘便对此举双手双脚赞同。

而笑红尘的那些话,对抱元子来说并不陌生。

这是他被贬下凡的第二世。在他还是三清境的神君玄微时,座下弟子、裨将中便有不少人劝过。

其中便有还未下凡的染霄子的前世。

其实别说他们,玄微自己有时都没弄懂,修行十几万年以来,他也自认道心不浅,为何执着于这一个凡人小孩身上——难道天底下需要神仙来救的人还不够多吗?

或许是道心愈深,他愈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神垂眸众生,可神并不救人。

神的职责只是奉行天道,维持天地运行、人间衍化的规则。正如阴阳、刚柔、轻重、男女之事,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神的职责只是叫万事万物行于此道之中而已。

凡人的悲苦该如何救?垂眸众生的神仙告诉他们:你们要修功德,你们要渡自己,你们要得道。

所以古今多少凡人,无不向往得道成仙。

成仙似乎便能脱离五行之外,游离规则之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若是如此,那玄微便不必触怒于天尊,也不必下凡来寻什么道了。

神仙与凡人最大的区别,是他们不仅仅要遵守道,还要将自己也修成道的化身,成为道在天地间的发声者、代表人。

而玄微执意反天道而行之,因此成了不合格的发声者、代表人。

玄微也曾是天尊最器重的弟子,天道最偏爱的天尊未来的继任者。可阿一——那个小小的凡人孩子,也就像那一颗极小极小的石子,不慎掺进了玄微的心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