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弓记(69)
诸葛文燕刚一走进兄弟两个上课的重阳阁,眉头就皱了起来,板着脸问方才教二人论语的前朝老翰林米大人,“米大人,靖王为何掷笔为戏?”
“禀皇贵妃娘娘,靖王听闻太监通传的喜讯,一时忘形故而掷笔为戏。”
“一时忘形?”诸葛文燕眉头紧皱,“成大事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靖王只听闻了喜事就这般忘形……竟连笔也不要了,课也不上了,想必学问见长不需学习了,请问靖王爷,昨日本宫所留的算术题,可算对了?”
昨日她留的题就是所谓的和尚吃馒头,大和尚一人吃四个馒头,小和尚四人吃一个馒头,有大小和尚100人,共吃100个馒头,大、小和尚共几人?各吃多少馒头。
大龙和二龙面面相觑,哪里知道大小和尚共吃多少馒头?“皇贵妃娘娘,此题不公,大和尚一人能吃四个馒头,小和尚只能四个人吃一个馒头,小和尚岂非要饿死?”大龙说道。
“就是,十分不公!”
“本宫只是让你们兄弟二人算题,与不公有何干系?”真是乡下野小子!不学无术偏能狡辩!她的彧儿今年方才四岁,已然会背九九歌,能口算百数之内算术了,对比之下这两人蠢笨如猪,偏偏一个成了太子一个做了靖王!她冷哼了一声,“今日我再讲一遍此题,若是还做不出,罚你们不许吃饭!”
☆、第33章 难题(二)
“我偏不做!”又罚不许吃饭!上次她已经罚兄弟二人不许吃饭了,不但不准太监送膳食,连点心都收走了,饿得兄弟俩个眼睛发蓝,二龙一甩袖子,把桌上的笔墨全扫到了地上。
“二龙!”大龙眉头紧皱,他年龄长些,又读了些书,已然有些懂为何诸葛文燕总是出些难题,又讲得囫囵吞枣了,无非是想让先生和父皇都觉得他们二人蠢笨,好显得她儿子伶俐,二龙这么一闹只能适得其反,“勿要胡闹!我们听皇贵妃娘娘再讲一遍!”
诸葛文燕正等着大龙也“闹学”呢,她好有理由到乔承志那里告兄弟俩个一状,没有想到大龙竟然忍住没有生气,“既然太子这般说,我就再讲一遍。”
她将此题又囫囵讲了一遍,兄弟俩个本来就不懂,听她讲一遍就更不懂了,一颗头足有两个大。
果然还是算不出,诸葛文燕露出一丝冷笑,“好了,你们俩个在此计算,过半个时辰本宫再来查看考较你俩的学问,到时候答不出……只能饿饭了。”
怎么答?两人瞧着和尚馒头恨不得那些个字都变成馒头,大龙咬了咬牙,四下看看,问左右伴读,“你们可有听会此题的?”
伴读也是一头雾水,古人重文轻理,更何况这道题本来就很难,这些个孩子年龄与大龙二龙相仿,又没有经过系统的数学训练,诸葛文燕讲得含混,他们一样有听没有懂。
“不如……小的偷偷去问问旁人?”伴读中一个叫朱鹤的说道。
“你去问哪一个?”大龙道。
“小的去问问管帐的太监,尚宫,总有会的。”
“是啊,是啊,总有会的……”
在一旁双手拢在袖口装睡的米老夫子略抬了抬眼,继续睡,这些个孩子啊……是应该明白一些道理了,有惠皇贵妃在,旁人就是晓得,又怎会教他们?就是教了,又焉知不是陷井?
但他并没有拦着朱鹤溜出去找人问题,吃亏是福,小的时候吃些亏,比长大了吃亏要强。
过了约么有一盏茶的功夫,朱鹤从窗户看见米先生在低头看书,悄悄推开窗跳了进来。
“问到答案了没?”二龙问他,他并不介意米先生,米先生耳聋眼花不说,从来都不知道告状。
“问到了。”朱鹤跑进略有些喘,另一个伴读替他倒了杯茶,“20个大和尚,80个小和尚。”
“为什么啊?”大龙知道答案也完全搞不懂为什么。
“我是问的一个尚宫,她正在忙另的事,匆匆算过之后就被人叫走了,我也不敢叫她回来,想着你们急着要答案,就跑回来了。”
“诶,你管他为什么啊,把这个答案告诉惠皇贵妃就行了啊!”
又过了一会儿,诸葛文燕果然又来,历行的见礼之后,她问,“你们算出答案了吗?”
“算出来了!20个大和尚80个小和尚。”二龙大声答道。
“嗯,不错。”诸葛文燕难得露出了一丝微笑,“颖儿,告诉御膳房,今个午间给皇子和伴读们多加两道菜。”
“是。”
“你们也别怪本宫严苛,你们父皇精于算学,也一直说要让你们多学算学,你们今日既在算学上有了进益,本宫对你们父皇也就有交待了。”诸葛文燕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