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是捡来的[种田](15)

作者:三两钱

他还是在别的地方努力努力。

朝颜收起乱七八糟的心思,回屋去拿了工具接着除草。

.........

西水村隶属于庆远镇,二者都在平南县的管辖下,而庆远镇因为水陆两通,一直都很繁华。

整体来说庆远镇被大致分为四块,也就是东西南北市。

其中又以南市最为昌盛。

从西水村去庆远镇有好几条路,最近的就是前几天捡到朝颜的那段山路,虽然难走,但翻过长岭山就是,方木一般都走这条。

翻过山路再走百来丈就到了庆远镇南市街口。

方木进了南市,就如同鱼入了海,他翻过长岭山抵达庆远镇不过花了小半个时辰,因着出门早,这会才辰时初。

南市作为贸易的聚集点,也是整个庆远镇人流涌动最大的地方。

街头上比肩擦踵,方木踩着行人的脚步走过石桥进了市场。

这一块卖的东西比较杂、也齐全些。

--------------------

作者有话要说:

根据百度查的资料,秦汉及以前民间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流行“两餐制”;隋唐时期才有了午食的概念,但因为生产力低下,普遍还是两餐,这里用了三餐也符合史实(如果资料没错的话)

第8章

方木走到平日交易的肉档前,这是一档有着十多年历史的老摊。

熟稔问道:“老板,今日的肉价多少?”

屠夫是位留着虬髯的魁梧汉子,见到方木,双眼一亮:“方小哥何时回来的?”

“前两日,这不家里没肉了,过来买点。”

“肉价好说,还能收贵你不成?”

方木自己能挣钱,又是年轻人,需求量大,所以买肉的日子多,偶尔一买还是好几斤,这一来二去的两人就熟悉了:“那就先来三斤肥肉。”

“好嘞。”张屠夫拿起肉刀,比划比划,下手神速,再一掌,说道:“差不离,今日的骨头也新鲜,要不要带点?”

张屠夫杀猪卖肉十几年,早就练出一手本事,他说差不离,那就真的不差。

方木看向桌子上剃的干干净净不带一点肉的棒骨,点点头:“称两根。”

张屠夫拿了两根上称,是一斤六两:“算你一斤半。”

“多谢。”

张屠夫算了下账:“今日猪肉是十三文一斤,我算你十二,三斤就是三十六,棒骨五文,一共是四十三文五厘,零头我也给你抹了,你给整数就成。”

方木原先打算多给五厘,但四十四这个意头不好,就还是给了四十三:“下次来给你补上。”

张屠夫就喜欢他识相这点,方木这年轻人不贪财,小便宜都是适当占,从不会让人反感:“成,棒骨要不要砍断?”

方木家只有菜刀一把,是砍不动骨头的:“敲裂就行,我还得逛逛,免得一会油都跑了。”

张屠夫就用砍刀的刀背在棒骨上面敲了下,两者相击发出激烈的响声。

棒骨中间立马断出一条裂痕,张屠夫弯腰从桌子底下翻出一朵荷叶,将棒骨裹好包起来:“给。”

方木接过来和猪肉一起放进背篓里。

“那我先走了。”

张屠夫笑道:“你有事就不留你了,不然非得留你下来聊聊。”

闻言方木也笑道:“下次吧,有空再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张屠夫喜欢听他们在路上遇到的事,说是以此解闷。

人嘛,都喜欢听故事,只不过张屠夫爱听的不是编撰的而已。

从张屠夫那离开后,方木就去了粮行,粮行与市场并排一条街,走几步路就能到。

方木准备买些面粉。

天气热,总吃饭和粥不是一回事。

粮行零零散散有几位客户,有的低声在和伙计说着什么,有的在柜台那和掌柜讨价还价。

方木一进粮行就跟手头没招待客人的伙计说称五斤面粉,这面粉的价格也不便宜,要八文一斤。

将一早准备好的布袋交给伙计,想了想补充道:“再称一斤红糖。”

“您稍等。”伙计先去装面粉。

至于方木要的红糖是一种红糖粉,价格在十二文一斤。

近十年因甘蔗的种植扩大,产量提高,价格也开始下跌,不再是想买买不起。

虽然十二文也还是有很多人望而却步。

伙计装完面粉去装红糖,问方木要罐子。

方木买红糖是临时起意,因此未事先准备。

见状伙计便说道:“那我用荷叶给您包好?”

方木点点头:“成,别破了就行。”

那伙计还是很相信自己的手艺的。

称了红糖,小心翼翼打上结,保证不会漏出来。

方木提着东西去付账。

掌柜刚跟前位客人结束完扯皮,心还有些累,心想这回是整数,总不至于荒唐到让他抹了两文钱,那可要了大命。

上一篇:山间四食 下一篇:血腥玛丽的悲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