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阙韶华+番外(538)
事发突然,绥宁守将杨奉先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安王一路抵达后,常常嫌东嫌西,对简陋的条件诸多不满,若非由于互市的关系,此地还有些来自异域的新鲜物事供他解闷,怕是还要愈发抱怨。无论杨将军、绥宁知府王明远,还是同知、参军,都不止一次地提醒过,禹周和夷金如今关系紧张,没有兵马护卫莫要轻易出城,以免出现不测。洛君平起初倒也安分,只让人陪着在城中游逛,谁知那一天,三皇子不知怎地心血来潮,忽然起了打猎的兴致,带着一小拨随从不由分说就出了城门,结果就此一去不回,等杨奉先接到消息,点起人马四出搜寻时,只见到死伤狼藉、踪迹杳然。
皇子无端被掳走,生死不知,于绥宁军而言无异于祸从天降。人人都知道是夷金下的手,但此事连声张都不宜,又从何追查?
同行官员不断责问催促,安王府的随从更是气势汹汹,杨将军和王知府无奈向朝廷上书请罪并求援。两人安置家小,做好了天威震怒,一道圣旨褫夺身家性命的准备。请罪的折子刚刚交由八百里加急送出,绥宁城头就接到了一封夷金武士用弓箭射来的谈和书。
书信是夷金兵马元帅萨木赤代表摄政王完颜灼发出,大意是,我们前日有幸请到了贵国的三皇子来做客,正在好生款待,打算多留贵客一段日子,就如禹周一直热情招待完颜潮世子一般。不过,鉴于摄政王殿下颇为思念世子,想必贵国皇帝陛下亦会记挂三皇子,事情也不是不能解决。多闻贵国云王殿下光风霁月、令行禁止,只要云王愿意陪同世子前来绥宁,本帅可与四殿下相约城外会面,阵前换人,两国就此消除芥蒂,握手言和。想禹周崇理重信,天家兄弟情深,三皇子必可顺利返回。另外,完颜世子地位不及三皇子贵重,接受招待的时间又比三皇子长得多,我国其实吃亏不小,乃是因为久慕四殿下英明,渴盼一睹风采,这才作此提议,倘若贵国不同意,则交换之事就此作罢,双方各安天命。
请罪折子和萨木赤的书信一先一后到了洛城,朝野哗然,金殿之上登时炸了锅。安王的分量虽不及云王和宁王,但也是不折不扣的皇子,如果任由他成为夷金的质子,天朝上国颜面何存?去岁及年初对辽金取得的胜果也要大为受挫。既然没有现成的营救之法,拿完颜潮去换回三皇子未尝不可,问题是,对方何以非要指定云王出面?
云王洛临翩是镇驻边关,护持禹周安泰的定海神针,在军中声望尊崇,百姓心中更是敬若天人。多数臣子都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夷金一向阴险,且曾经意图刺杀云王殿下,我们损失了一位皇子已是不幸,岂有明知危险还让四殿下踏入的道理?再者,完颜潮还被软禁着,谅那些金人也不敢拿安王怎样,不如从长计议,徐徐图之。言下之意,禹周可以没有安王,云王却万万不容有失。然而,也有一些臣子提出,在明明有机会营救的情况下,倘若非要四殿下袖手不救三殿下,则骨肉亲情何存,长幼伦常上又如何交代?我泱泱禹周与蛮夷何异?
两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后一种观点人数虽少,却异常执着顽固,紫宸殿上端的是唇枪舌剑,人人振振有词。天宜帝头痛不已,此事委实两难,他当然不欲洛临翩涉险,对洛君平的莽撞气不打一处来,但要做出决定就此不管,又确有不妥不忍之处。
洛临翩沉着气听了一阵,但觉烦不胜烦,出班说道:“父皇,夷金虚张声势,用的是攻心之计,倘若避而不应,倒显得我禹周怕了他们,恐将折了士气军心。况且,区区阵前换质而已,儿臣若是畏缩不前,怎能受得起三军将士爱重膺服?日后敌寇来袭,又将如何率领王师征战?”
他向周围文臣武将扫过一眼,淡淡道:“两军对阵,北辽千军万马尚且俯首,倒要看看一群魑魅魍魉能奈我何?请父皇下旨,儿臣愿押送完颜潮前往绥宁,换得三皇兄平安返京!”
声音清寒如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凌然,令满朝鼎沸瞬间静止。他早已发现,一干赞成四殿下前往的朝臣中,有些确实是为了坚持己见,另一部分却与太子颇有瓜葛,不时去看辅政薛松年的眼色。自己离开洛城一段时日,甚或是出点意外,应该很符合太子的心意和利益吧?
看穿了这点,他心里一阵厌烦,但关系到家国大局,洛文箫那点诡魅心思还不值得考虑在内,就像他对洛君平十二分看不上、懒得管,但总不能弃之不顾,任由这位人品差劲的三皇兄落到外虏手中,遭受折辱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