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红包群去和亲(115)

作者:小蜜蜂嗡嗡响

想到就会去做,这是来到异世后秋骊最大的改变,或许这也和她最喜欢做规划,一到实施时就会打退堂鼓的原因有关,毕竟现在的她很多事都不需要她亲力亲为,下个指令,再下达一个完整的方案,自然就会有人去帮她完成想法。

秋骊臭不要脸的捧着脸夸了一下自己是脑力劳动者,觉得每回自己的贡献力也不小,傻笑几声后,拿出纸来继续写出自己的规划。

前些时候开的几家书店就是有收读书人写的话本子的,不过这些话本子的内容较之几个管事写的故事,就内容更复杂一些,文章字数也更多,秋骊觉得现在的普通百姓可能没有那么多闲暇时间,短小而有趣通俗易懂的短篇小故事可能更受欢迎。

那么弄这个报刊就不能收录门槛过高的故事,民间小故事才更适合普通百姓读。

只是弄这个报刊还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纸张的制作,文章的印刷都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开销,尤其是现在制纸需要很多高成本的材料,而且活版印刷的技术不太成熟,现在的书本大多都还是手抄为主。

制纸方面的问题倒是不难,只是秋骊这里也只有理论,没有实践,能不能制成,还是得试过以后才行。

而印刷的问题,也好解决。

最难解决的,反而是第三个问题。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里,认字的占少数,不认字的大有人在,字都认不全,又咋能看报纸呢?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都是可以依靠改善技术就能够解决,那么不认字这个事儿,就比较难了,毕竟现在大多数的百姓都处于尚未能做到吃饱穿暖的阶段,连肚子都填不满,又哪里能来得精力,去识字读报呢?

只是随着城中城的建立,需要的人手越发的多,不识字的恐怕很多活计就做不了。

秋骊杵着脑袋想了又想,觉得在报社的建立阶段,她可以让第一庄园开设一个扫盲班,也不需要让百姓们都成为才高八斗能写文章的才子,但至少能识字,能会写自己的名字吧。

思维一发散,就越想越多,原本还只是想弄个报刊印些小故事让百姓们添点乐子,结果一深挖,又弄了个扫盲班出来。

人无利不往,秋骊很清楚此时的百姓恐怕对识字这件事并没有多急切,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忙忙地里的活,或者上山猎几只兔子,去河流抓几条鱼来贴补家用好像更有意义。

想要吸引人来扫盲班,再让人认真去学,除了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考试外,加以物质上的奖励似乎能更大程度的调动积极性。

秋骊一下子就有了灵感,刷刷刷就往纸上写出自己的想法。

毕竟现在北国也开始了科举选官制度,从前读书人在北国寥寥无几,现在也大多都是随她从晋国来的晋人,但秋骊相信用不了多久,北国也能有北人是读书人的存在。

越是规划,就越觉得未来光明一片,秋骊乐滋滋的放下笔,让侍女去通知管事来见她。

有事就交给管事们,这是秋骊这些日子里做的最多的工作。

“等下,先不用了。”

突然想到了什么,秋骊制止了侍女,自己从案桌后站了起来,决定自己去庄子上见人。

反正今日也没有什么一定要完成的任务,倒不如出去走走,顺道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北国啥都缺,但还真的是不缺马。

换个衣服的功夫,侍卫们已经将马车准备好了。秋骊决定先去沃德和青梅的家,看看青梅的近况。

这些天一直没看到她,听说她怀了孩子有点吃不下饭,还很容易吐。

这样的妊娠反应,即使是经验老道的大夫们也只能讲一些稍微缓解的办法,想要彻底消除这些反应,却是无能为力的。

秋骊不太放心她,就想先看看她的情况,要是还不舒服,秋骊就想看看能不能从群友们那里问到好办法。

两人的家离王宫也就一刻钟左右的路程,相较于当年初来凉城,这里可以说是繁荣了很多,街道两边都是各种商铺,走街串巷的货郎的吆喝声也清晰入耳,叫卖的小商贩在热情的招呼着挎着竹篮的妇人们,过往的来人交头接耳的说着话,看起来很是热闹。

秋骊放下帘子,作为带动了经济发展,成为这种变化的主要人员之一,她看到这场景,内心里是十分激动和自豪的。

看到有背着草桩子,到处叫卖的小贩,秋骊让侍卫去买了两串糖葫芦。

这种酸酸甜甜的果子很是开胃,但多了也是在有些吃不下,秋骊吃了一串,把另一串收了起来。

听说青梅现在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口味的小东西,只可惜山楂对孕妇不太友好,秋骊也只得留着等晚上回去的时候自己吃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