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系小夫郎[种田]+番外(145)
想到这儿,老板娘稍稍松了口气。
这时,守着摊子的另一个人喊道:“舅母——找钱……”
也是个稚嫩的童声。
常弥顺着声音望过去,与一双黑漆漆的眼睛对上了。他不太怕生,却也不知道怎么搭话,有一丁点害羞地往后退了一步。
老板娘笑道:“我来了,柱子你过来,陪小弥玩吧。”说罢去摊子后面拿东西去了。
常弥见这个叫柱子的小孩朝自己走过来,好奇道:“我以前没见过你……老板娘是你舅母吗?我叫常弥。”
柱子是个乡下孩子,比常弥大两岁,明显要高一点,闻言摸了摸鼻子下面:“是我舅母,我是她外甥。你怎么认识我舅母的?”
两人童言童语地相互交代了一下,很快都对对方产生了崇拜——
常弥:这个小哥哥竟然会锄地!
柱子:天哪他这么小就会算账!
初步的友谊建立得很容易,直到问到家庭关系的时候,柱子露出了担忧的神情。
“什么?你不是你父亲和爹爹亲生的?太惨了……”
常弥不觉得哪里惨,费力地辩解道:“没有,他们很好的,比生我的父亲好。他们还说,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不会不要我……”
“不要你是不会,但还会对你这么好吗?而且你是个双儿,将来要嫁出去的,嫁出去就不再是他们家的人了……到时候把你卖给一个又老又丑的有钱人,他们还能倒赚呢。”
常弥惊呆了。
柱子在乡下,家长里短听多了,此刻同情地问道:“他们有让你改口吗?”
“没、没有……我还叫的叔叔……”
“那就是了。肯定是因为你是双儿,嫁出去好赚钱。”
是、是这样吗……
每月的开关日都很隆重,那两条街要提早两天就布置起来。
宋煦和小春辛辛苦苦地将茶叶搬到摊子上,热得脸红脖子粗。
“幸好我已经卖出了一大半,不然全放到这摊子卖,怕是不好卖。光摆都摆不下了。”
宋煦颇为得意自己的先见之明。
小春好不容易找到了歇脚的地方,喘上了气,又扇了扇风。
“是不是今天要结款了?全给林老爷那一家了么。”
“对,卖了二百两白银。”
小春顿住了。
“多、多少????”
“二百两,银子。”
“…………”
小春站起来,看看烈日,又看看地上,再摸了摸额头。
二百两?
二百两!!!!
第60章
二百两能做什么?
二百两可以做任何事!
可以盖大房子, 可以买三十亩地, 可以买牛买羊买马买猪买……
小春头晕目眩,表情堪称梦幻。
宋煦分明在他背后听到了《欢乐颂》响起。
至于吗,二百两而已, 这还是茶叶没卖完的暂时收入。
等他们用这二百两在永城低价收入各种毛皮香料类的特产, 再回到春阳县的时候大概能再翻个起码三番吧。
千两应该能有的。
毕竟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北地,耗费近一年时间,算上原山的话就是四个劳动力,中间还要计上汇通商行的无形成本。
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都这样了还不赚到点钱, 那跑远途还有什么意思?
当然,跟老实种地是没法儿比的。毕竟种地没什么风险,但远途跑商, 除却成本投入的问题,没有门路时真的是拿命在赌。
不过话虽这么说,种地的风险也不是没有。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遇到天灾, 轻易的便是成片的家破人亡。
永城周边的村落, 已经渐渐有了些不祥的征兆。
柱子家最近的气氛就很压抑。
他家人口多,吃水变得很紧凑, 村里公用的水井水线一直在下滑,村长规定每家只能按大人的人头数打水。
这样一来,家里有六个小孩的柱子家便有点过不下去了。
想起城里还有个亲戚,赶紧好说歹说地把柱子送了去,能少一个是一个。老板娘和她当家的商量了下, 便留下了柱子。
面对常弥的疑问,柱子其实也不懂其中弯弯绕,只是大人们都这么讲,他就原样学给常弥听。万万没想到,小双儿听完他的话以后就开始发呆,肉眼可见的蔫了。
“喂……喂你别哭啊!其实也不一定,呃,说不定你嫁的人有钱但是好看……”
他着急描补,但明显没抓住重点。常弥扯了个难看的笑容。
“我没哭……我们继续去帮老板娘卖馒头吧……“
常弥忧愁的点,在宋煦小春不把他当儿子这一点上。他还小,哪晓得什么嫁人不嫁人的,况且他一点也不想嫁人,他想做他们夫夫俩一辈子的孩子。
到了下午,因为揣了两张百两银票在怀里而显得格外精神的小春,雄赳赳气昂昂的与宋煦一起来到馒头摊子接常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