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之娇宠(66)
回家黄二环问她,她也就把几个孩子的话复述了一遍,黄二环冷笑一声:“金兰那个孩子不错,但她不当家,要是没有她妈的话,她不敢做这样的饭,你也别乱想啥东西,咱们家到底得到了好处,至于他们想要什么我也大概能想得到,不就是打算以后结了婚,让你们弟妹回娘家住啥东西都让娘家给把持住吗?真当我们老陈家是泥巴捏的?”
上次相看以后,黄二环就拜托了嫁在东塘村的小姑子打听周大妮的事儿,陈小姑也给力,找了几个和东塘村有近亲的人家的人,一家送了二两糖,不过几天,周大妮嫁到西塘村都干啥了的事儿都被黄二环知道了个全,黄二环听着都觉得毛金兰这个孩子不容易。
陈大嫂一向听婆婆的话,当下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
陈建邦走的第三天,村里组织人去田里除稗子了,稗子这东西长得和水稻非常地相像,但是整棵植株要比稻子要白一些,叶片也要光滑一些,这个东西要是不拔出,有害水稻生长。全村人都靠着田里的这些出产交粮过日子呢,可不能有一点马虎。
大集体干活,自然是很多人的,人多,说说笑笑的干活也不不累。年纪大了些的,直接就在田里唱了起来,有了一个唱的,自然就有更多人唱的,起先只是妇女在唱,后来连男人们都唱了起来。
今天是知青第一次下田除稗子,为了怕她们错把稻子当稗子,李队长便安排几个人手把手的教知青,袁琼第一个跑到毛金兰的身边,既然她选了毛金兰,那秦柏林就选了毛金兰的哥哥毛金国,毛金国第一次和城里的知青这样打交道,他不着痕迹地摸摸腿,有些自卑。
秦柏林倒是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和毛金国温和地说起了话,毛金国渐渐地也放开了,两人越聊越投机,这倒是让毛金兰有些侧目。
下了地,毛金兰和袁琼并排,仔细地给袁琼说稗子和稻子的区别。袁琼认真的学了,然后道:“果然领袖让咱们上山下乡是有道理的,我往常从来不知道原来种地也有这么多的讲究。”
袁琼觉得她长知识了,毛金兰就看着她笑:“你的脸上沾到泥土了。”
袁琼啊的一声,手在水田里洗了洗,拿了手绢在连上一擦,果然有点泥土。这时候妇女们开始唱歌了,用本地方言唱的,腔调也和她听过的不一样,一时间便听入了迷,还让给毛金兰翻译。
毛金兰便给她翻译了下,袁琼觉得这些歌词编的还是很押韵的,用语文的那些知识来讲,韵脚对仗都十分工整,她又感叹道:“咱们村里的这些个大娘大爷缺的也就是点文化了,要是有文化啊,就凭他们编的这些个打油诗,再琢磨琢磨意境,能出多少个大诗人呢!”
毛金兰哈哈大笑,觉得袁琼说话很有意思。
但袁琼却在心里把对乡下人的轻视之心消除了,她觉得农村人并不比城里人差,甚至要是给了他们足够的资源,例如教育机会之类的,他们必定不会比城里人差,甚至有的人一定能够超出城里人一大截,当然,这并不是说城里人不好,城里人在教育这一方面天生的就比农村有优势,但这些优势在努力之下便可以忽略不计了。袁琼觉得一个人只要肯努力,那么无论他什么出生,都能够成功。
毛金兰只交了袁琼两次,袁琼便能够单独除稗子了,毛金兰看她会了,两人便说起了别的,田里除了稗子外还有其他的例如铁线草一类的东西,这些不用毛金兰教她都知道要除掉。
两人一边干活一边由袁琼教她英文的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毛金兰没看见过,但这并不妨碍她背,她的左右两边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听见她在学怪模怪样的洋文也没说啥。
干了一个上午的活,毛金兰他们便打算回家了,在田中间有一条小沟沟,沟里有水流过,一群人在沟里洗干净了脚,这才回家,自从毛金兰和陈建邦相亲成功以后,毛金丽又开始躲懒了不下地了。
周大妮琢磨着毛金丽也该有人来说亲了,于是便同意了她在家里干家务的活计。
回到家吃了饭,毛金兰去房间稍微歇息一会儿便又要起来干活了,大集体干活偷懒可以,但是却万万不能迟到的,迟到个三五分钟的都要扣两个公分,多不值当呢。
下午的活还是和早上的活一样。晚上收工的时候,袁琼偷偷的把毛金兰拉到一边:“姐,昨天林哥上镇上去打了油了,啥时候你带我去你大伯家做那个鸡枞油啊。”
毛金兰这才想起这个事儿:“等吃过饭我去找你,你把东西准备好。”
袁琼比了个OK的手势,蹦蹦跳跳地回知青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