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之娇宠(175)
她晃着手听着铃铛发出来的声音,啊啊哦哦地便能自娱自乐好久。
毛金兰去门口的水缸里捞出一个酸白菜,拧干水,回到厨房将其切成条,拿出早上陈建邦走的时候化的肉切成小块儿,葱姜蒜也都切了,大锅里的温锅水舀了出来,锅热放油先炒肉,肉炒变色后将酸菜放进去,翻炒放味精,炒到入味儿后再放入一瓢水,慢慢温着就可以了。
酸菜炖猪肉最好的配米饭吃,毛金兰做月子的时候陈建邦买了一个炉子,毛金兰三两下便将炉子升了起来,米饭淘洗好放在锅里放上去蒸,菜熟了反也好了,大大地减少了做饭的时间,十分适合毛金兰现在的情况。
弄好这一切,她赶忙进屋去看天赐,小天赐听铃铛听累了,已经歪着脑袋靠在小枕头上睡着了。她的枕头是她陈大嫂特地给她做的辟邪枕头,大红色的纱布做面,里面装的是上好的糯米,这是毛金兰那边的习俗了。
听说新出生的孩子靠了糯米做的枕头后能辟邪又聚福。
毛金兰凑近亲了她一口,给她盖上小被子,出来便洗衣裳,她的陈建邦的孩子的,满满的能洗一盆,晾上后厨房里的饭熟了,孩子也醒了,毛金兰又得赶紧去抱孩子喂奶,孩子吃饱了打嗝了自己玩儿了,她才有空松一口气站起来直直腰,反手敲两下。
有了孩子以后的生活无疑是忙碌的,但同样也是充实的,毛金兰每天这样忙碌,觉得日子过得快极了。
陈建邦回来以后带来一个消息,他们要带队出去训练,这一去一回的,咋也得一个多月了。
毛金兰十分舍不得:“不能不去啊?”
陈建邦摇摇头:“肯定是不能不去的,咱们团里也只留一个连在营区留守而已。”
毛金兰也知道自己在异想天开:“要带上啥不?我给你准备准备。”
“不用不用,吃的用的我们都有,医务站也会带上药品,咱们什么都不用带。”
毛金兰觉得这样不行:“现在都不咋用中医了,但有些西药在用肯定没有西医好用,咱们家天赐出生的时候王大夫送咱们的解毒膏你带上。没准就派上用场了呢。”
毛金兰生孩子之时在王李庄改造的袁家父母和王大夫都有给他们送来礼物,他们身上的东西都被没收得差不多了,送给毛金兰的解毒膏是自己找来草药配上的,袁父袁母送的是一个银锁,太大了,毛金兰没敢给小天赐带。
草原里确实毒虫子多,陈建邦也没反对。
陈建邦带着孩子玩儿,毛金兰就到厨房端菜拿碗筷,两口子刚刚吃上饭,配给陈建邦的警卫员罗根生就来敲他家门了。
“营长,有人找。”
陈建邦放下孩子,碗里的饭一口没动,跟毛金兰说了一句让她先吃以后便匆匆跟着罗根生走了。
没过多大会儿,他带回来了一家三口,这一家三口穿着十分体面,其中那个脸色苍白的小孩儿毛金兰看着十分眼熟。
毛金兰不禁看向陈建邦,陈建邦给了毛金兰一个稍后解释的眼神,示意她去倒茶。
这点儿眼力见儿毛金兰还是有的,她手脚麻利的把饭菜端下,拿了茶叶到厨房冲茶,回来用搪瓷小茶缸给每个人都倒上一杯。
客厅里的三个大人已经聊上了,毛金兰才找了凳子坐下,她的手就被人拉着了。
毛金兰看向那女人,那女人笑着对她说道:“大妹子,真是太感谢你和你对象了,要不是你和你对象,我们家小程一定是救不回来了。”
话说到这里,毛金兰也就明白了,怪不得她说那个小孩儿很熟悉呢,合着这就是她出院那天陈建邦在路上救的那个落水的孩子。
毛金兰赶紧谦虚几句,这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之后她便和小程的母亲聊了起来。
原来他们一家都是帝都人,去年年底了才被调到这边,小程的母亲叫做程箐箐,她男人也就是清泉镇的镇长叫做成胜,小程的全名叫做成程。元旦一天来她家拜访的人特别多,都是同僚,他们刚刚过来根基还不稳,她便和成镇长热情的招待了来宾,那些小孩儿叫成程出去玩儿他们也没在意,毕竟就镇委大院那么大点儿的地方,能出啥事儿呢,成程以前也没少跟小伙伴们出去玩。
等到了中午,医院的电话打到了镇委,他们才知道出了事儿,匆匆赶到医院,成程已经发起高烧了。成程这孩子从小身体就不好,经常生病,他们家就这一根独苗苗,等他烧退了就回京都治病去了。
等病好了,年也过了,他们一家三口在过完年后就回来了,哪里知道屁大的小镇上这么多事情?他们这一忙活,就忙活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