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279)

作者:绝歌

参军接着说:“成国公府几乎算是没了,沐瑾那阵势显然也是放弃了清郡,或许我们还能在清郡、尚郡谋得一些地盘,安排些子弟过去。若想作更大的图谋,或者是太子在途中有何意外,还可助梁王一脉登上大位。”

一位幕僚说:“还得想办法救出主公。太子抬着陛下出征,必然会带上梁王和主公,以辖制大军。我们在出京的路上救人,也比攻进京城救人,来得便宜。”

他们都这么说了,营将们也都没了意见,回去便下令全军做好出征准备,明早拔营出征。

刚开春,去年运来的军粮足够吃到秋天,大军自己带着粮食上路。

萧赫病重起不了身,由太子派人抬着他上了龙辇,躺在龙辇上出征。

太子的凤驾,紧跟在萧赫的龙辇后面,再往后依次排开的是梁王、英国公、英国公世子的车驾,再往后是他梁王和英国公府家眷的车驾。

太子妃守留京中,率领五千禁军,以及负责治安的各衙门拱卫京城。太子的岳父为宰相,暂理朝政,招募新兵,以扩充禁军。

太子窝在铺在软和的坐榻中,望向外面的天空。他明白,其实父皇说得没错,铲了英国公府才是他唯一的生路。京城千里沃野之地,天下产粮最富的地方,皇帝之位,在有五成把握可得的情况下,英国公府不可能不出手。英国公府就是一把悬在他头上随时会落下的刀。

他与南卫营大军必有一场血战。

这场仗,他不想摆在京城,不想毁了京城那繁华之地,不想由自己孤军对敌。

五万大军对战十万精锐之师,打完后,能剩下几人?即便打赢,也是输了。莫说出征,连自保之力都会失去。

父皇说得没错,许承安伯楚尚以楚郡之地,他会出兵相助的。

……

太子派到的心腹早在太子起事前,就已经秘密赶到长郡,按照太子给的时间,去到承安伯府,将一个用线缝得严严实实的锦囊交到承安伯楚尚手里,道:“承安伯,这是太子密信,有要事相商。”

楚尚接过锦囊,展开,里面有两块绢布,一块是太子的亲笔手书,盖了宝印:“大盛国祚危在旦夕,恳请承安伯出兵相助,愿以国公之位、楚郡之地相相偿。”

第二块绢帕则是沐瑾的亲笔手书,“他日若此人有难,请出手相救,我愿以千匹战马相酬。”

楚尚问谋士:“发生何事?”

谋士将太子的谋算告诉承安伯,道:“想必此刻,太子已然拿下英国公府,即日便要率领大军出征。”

楚尚犹豫过后,把信交给两个儿子和几个幕僚,让他们也看看。

如果是皇帝来调兵,他绝对不会理,但太子这人行事与萧赫大不同。太子稳了,将大盛朝的国祚延续下去,大家的日子会好过些。

承安伯楚尚想着,他已经稳稳占据长郡,要是再拿回楚郡,刚好两个儿子一人分一个郡,还能再得一千匹战马,他一跃拥有国公府实力。

一旦大盛朝的国祚崩,西边的赖瑾、南边的英国公府、东边的卫国公府、东陵齐国,无论是哪个打过来,他们都够呛。有太子在,这几方都将受到掣制。

承安伯世子道:“父亲,儿子以为,当出兵相助。”

其余众人也一一附和。

承安伯楚尚当即决定出兵相助太子。他深知情况紧急,耽搁不得,留下两个儿子守家,亲自带着两万步兵、五百骑兵赶去与太子会合。

如果英国公府要朝太子下手,必然会夺京城,不会真往东边去支援,顶多出京三五天,就会向太子下手。他手上有人质,或许还能拖上两天。

承安伯不能在离京太近的地方跟太子会合,不然的话,他孤军跑到千里之外,一旦兵败,那就回不来了。

如果太子将行军速度提到每天六十里,六天时间,双方正好在铜县会合。

过了铜县,离京城就只有三百多里,承安伯便不能再继续前行。

……

十五万大军走在路上,长长的队伍拉出三十多里。

太子带着五万禁军走在最前面,身侧还有骑兵支应。即便是南卫营想要发起进攻,等到后面的军队赶到、集合,都得大半天时间,太子早收到消息。

他冒险一搏,是求生,不是找死,自是想早点赶到铜县,可大军带着辎重粮食,每天走上六十里已是极限。

一路上相安无事,已经赶了五天,铜县就在眼前。

太子心中愈发地焦急不安,就怕在这节骨眼上出事。他连觉都睡不着,不断让侍从去问探报,南卫营大军是否有异动,为防万一,更是把英国公府全家老小的帐篷安排在距离他的营帐不到几十步远的地方,一旦有异,先诛英国公府满门,拉几个垫背的。

绝歌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