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变法那些年(135)

作者:果酱果酱

京兆府尹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声音道:“列位,官府已经在想法设法筹粮了,我保证,不出三日,就会在西关开设粥厂,包围官府也是不小的罪名,看在你们饿极了的份上,本官不与你们计较,快些回去吧。”

灾民中一名看上去还算精壮的中年男子提高了声音道:“官府上次开仓放的粮食少得可怜,这次又说要开粥厂,八成又是糊弄我们,如何能相信?”

沈括此时突然指着薛墨等人道:“大家看见他们没有,这些人都是长安大户族长,他们已经答应向官府捐粮,粥厂所需的粮食马上到位,我是朝廷钦派的救灾官员,我保证,官府一定言而有信。”

灾民们此时期待的眼光齐刷刷转向薛墨等人,薛墨早在内心骂了无数次娘,但眼下也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勉强挤出笑容道:“没错,我们已经答应捐粮了,薛氏是长安大族,列位大可以放心。”

沈括见灾民们还在犹豫,索性接着道:“我知道,粥厂只能救急。但朝廷已经决定用常平息钱重修三白渠,列位可以随我一起去修渠,我保证让大家吃饱饭。”

灾民们这才略为放下心来,那名中年男子冷冷道:“那我们就再信官府一次,如若到时粥厂不开,我们就去长安大户府上抢粮了。”

这句话说完,灾民们渐渐散去。云娘看薛墨等人十分狼狈,正在心里暗笑,却见一青年妇人带着一名5、6岁的女孩,还坐在地上休息。忍不住上前问道:“你们怎么还不走,是没力气了吗?”

青年妇人叹息一声道:“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家离得远,今早又走的急,眼下实在没力气了,只好休息一会儿。”

云娘见那小女孩瘦得可怜,眼巴巴地望着他,动了恻隐之心,低声对她们说:“跟我来。”

等到她们进了府衙,云娘低声嘱咐了仆从几句,没了过多久,二碗热腾腾的粥就端了上来。

小女孩的眼睛亮起了光,也顾不上烫,顾不上拿筷子,抱着粥碗径自喝了起来。

青年妇人也急急地喝完了粥,百感交集地望着舔碗底的女儿叹息道:“老天不睁眼,连着多半年不下雨,还没开春我们的粮食就吃光了。前些日子还可以煮些树皮吃,如今索性连树皮也被人扒光了,我夫君早就撑不住饿死了,如今留下我们娘俩儿,倒不如早些去了好。”言罢掉下泪来。

云娘叹息一声劝道:“娘子随我们一起去修渠吧,虽然累些,但好歹能吃饱饭。”

青年妇人迟疑了一下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也能像男丁一样去修渠吗?”

云娘决然道:“靠力气吃饭,有什么不可以,我保证娘子和男丁拿一样的工钱。”

72. 解甘身与世浮沉

薛墨等人怕灾民入府闹事,万般无奈只得捐粮。云娘总算是松了口气,只要这个口子一开,凑齐所需的粮食是早晚的事。

解决了眼前的燃眉之急,云娘这天正好有闲暇,便去泾阳去找沈括,看他如何规划修复三白渠。

沈括对修渠一事极有兴趣。可她没料到的是,郑侠居然也在泾阳。他们二人正坐在渠边石头上起劲地争论着什么,看到云娘来了,沈括笑道:“娘子来得正好,我和介夫正在商议该如何修复三白渠。介夫认为应凿石与泾水持平,然后立堰堵水,我却觉得诸坝拦水费工费财,不若加深引水渠口,引泾入渠。秦汉郑国渠、白渠渠口在距离泾河出山口较远的河岸上,多砳石积土,时间长了容易坍塌;本朝乾德年间用篱笆、栈木截河为堰,壅水入渠,更是权宜之计。既然朝廷此次大力支持,就该深虑长远,若是此渠修成能像都江堰那般泽被万世,我也就没有遗憾了。”

郑侠皱眉道:“立堰只要规划得当,也能遗利万年。离此地不远有一小山,若能凿山起堤,堤坝自然坚固。”

云娘在这方面是无条件相信沈括的,她笑问沈括:“我不懂水利。若是引泾水入渠,要在那里修建引水的石渠呢?”

沈括经过几天的查访,早就将泾水周边走遍了,对此胸有成竹,他引着二人来到泾水出山口附近,指点笑道:“就在这里傍山开石渠,然后再石渠口开两条石引渠通向泾水边,使石引渠深入泾河水面以下五六尺即可。”

郑侠也懂水利,按照沈括说的,不但比筑堰起堤蓄水大为省工省费,而且渠道石质坚硬,足以抗御洪水冲刷,渠道比降又大,泥沙不易淤渠,确实是个好法子,不由佩服道:“如此看来,还是中允的方法好。”

修渠的大体方案定了,云娘插空问郑侠:“介夫的疫病想来是无碍了?”

郑侠笑道:“已经基本恢复了,否则我也不敢出来乱走。还要多谢娘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