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宫女以后(684)
“这兄弟二人想必是因长日做重体力活,体格比一般人健壮结实,才被看中,抓去做试毒人了。”张逍道。
“试毒?”
安博衍明显很想听张逍继续说下去,可张逍却不愿就此多说什么,于是沉默。
安博衍希望张逍能向他再多透露一些自己猜到,甚至已经证实的事,而他这边也并未停止思考。
他有理由怀疑,被偷偷抓去试毒,死于非命的人,并非只有赵氏兄弟。
在京都城外冷僻少人的山间,不知埋了多少与赵氏兄弟一般含冤惨死的无辜百姓。
倘若不是那日的一场大雨,将赵氏兄弟的尸体冲入静波湖中,真相只怕会永远被埋藏于地下。
如今真相几乎已经浮出水面,可他却不能去触碰……
一向温和沉敛,从不动气的安博衍,眼下出离的愤怒,“究竟是什么人,想用试出来的毒做什么?”
“安老弟你听哥哥一声劝。”张逍无比诚恳的对安博衍说,“你就全当不知道这些事,你想想令夫人,再想想易儿和昀儿,你想他们都好好活着吧?”
“我……”安博衍袖中的手,不由得紧紧攥成了拳。
最终,安博衍听从了张逍的劝告,称病告假在家,足有半个月没踏足大理寺。
然而在一个多月以后,安博衍却因贪赃枉法,与人犯家属私相授受的罪名,被撤职下狱。
安博衍的人品张逍太了解了,那是再清正端方不过的人。
他博衍老弟绝对不会做出贪赃枉法,私相授受这种事。
博衍老弟终究还是被那桩静波湖的浮尸案给连累了。
张逍一面为此痛心疾首,一面又为此心惊不已。
那幕后之人当真是神通广大,竟然能将手伸进大理寺。
胆敢在掌管刑狱案件审理的大理寺内制造冤案,这幕后之人必然有十成的把握能陷害成功。
他博衍老弟怕是会不得善终。
张逍怎么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好知己,好弟弟被奸佞所害,白白丢了性命。
可凭他一己之力,根本无法为他的博衍老弟洗脱冤屈。
于是,张逍想到了找他另一位知交好友王醒商议对策。
内廷第一大总管王醒,是出了名的不近人情。
其实,说王醒不近人情是不对的,应该说是耿直。
王醒从不仗着自己大权在握,以权谋私,拉帮结派。
正因如此,王醒才能深得陛下信任,在陛下面前说话才很有分量。
也正因如此,后宫与前朝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与王醒结交,请王醒在必要的时候,帮着他们在陛下面前说上几句好话。
张逍心里有数,凭他和王醒之间的交情,他若开口去求王醒,并非不近人情,反而是很重感情的王醒,必定不会拒绝帮他。
王醒很珍惜他们之间的交情,他也一样。
因此,他才不能冒然请王醒出手。
他必须要找出证据,让王醒相信,他博衍老弟的确是被奸人冤枉,让王醒心甘情愿,毫不勉强的帮他出手救人。
张逍听闻,他博衍老弟结党营私,私相授受的罪名,是由与博衍同为大理寺正的魏忠明检举揭发的。
张逍认为,这个魏忠明要么就是那幕后之人的爪牙,要么就是无辜被那幕后之人利用。
总之,这个魏忠明很是可疑。
于是,张逍便派亲信暗中盯梢魏忠明。
在小心且仔细的盯了数日后,派去的亲信并未在魏忠明身上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而正当张逍即将断定,魏忠明是无辜招人利用之时,他派去盯梢的亲信突然来报,说是魏大人赶在休沐日,前去城郊一处别院,见了当时还是顺嫔的当今皇后秦佩蕊的兄长秦佩蓝。
魏忠明与秦佩蓝是同年进的太学,既是同窗也是私交甚笃的好友。
好友私下里相聚本来并没什么可疑,可怪就怪在魏忠明出门的时候,是偷偷走的后门,且乘坐的马车也不是自己日常出行乘坐的那辆。
魏忠明如此小心翼翼,掩人耳目,去城外秘密私会秦佩蓝,说两人之间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怕是也没人相信。
于是,张逍又派出一波亲信,前去盯梢秦佩蓝。
别说,还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听长年给秦府送炭的老翁讲,他曾在一年多前,在秦府见过赵文和赵武兄弟。
要问那送炭翁为何记得这般清楚,那是因为他撞见赵氏兄弟那日,正好赶上京都城降下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
雪天路滑,板车难行,兄弟俩见他老弱,便好心上前来帮他推车。
听说他是要去秦府送炭,兄弟俩只道好巧。
路上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赵氏兄弟说他们原本是在坊市和码头间做苦力的,听闻秦府在招护院,便来试一试,看能不能被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