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快穿]+番外(806)

作者:金面佛

如果能把这机器做出来,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确是件大好事。

这样国家就能省下宝贵的外汇,用于引进其他关键技术设备,好推动我国的科学事业飞速发展。

只是做这种大型联合收割机,可不是简单的组装拖拉机,必须得和大型工厂合作,还需要大批原件,所需的经费也不少。

现在各处都缺钱缺人缺设备,他上哪儿找这样的合作方呢?

辅导员突然间想起了田蓝的建议,脱口而出:“能找到人。”

那些提前退休的工程师和工人啊。他们就是最好的合作对象。

华教授扭过头,露出苦笑:“那可不简单,谁会理我们啊。”

这个时代两个单位进行合作,要走的程序极为复杂,必须得有各自的上级部门牵头,然后再走一系列流程,才能落实行动。

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可以将人搞崩溃。

华教授年纪大了,热血不过一时上头,想到现实的困境,他居然忍不住想打退堂鼓。他平生最不耐烦和行政人员打交道。

辅导员鼓足勇气:“教授,这事儿我们试试吧,我给您打申请。”

必须得申请啊,不然工作无法协调,经费又去哪儿找呢?

华教授笑了笑,并不抱太大希望:“那你就试试吧。”

其实不是自己做出来的也没关系。电大课程都已经说的这么仔细了,国家肯定有专门的工厂生产,说不定早就应用了,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一堂电大课程上完,大家都像喝了骨头汤一样,肚子饱饱的,浑身暖融融。

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的滋味实在太美妙了。果然大美。

众人在看见站起身来的华教授,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堂本来应该是华教授的课啊,结果他们全看电视机了,倒把教授撂在了边上。

学生们期期艾艾,慌忙道歉。

他们实在太失礼了。

华教授倒是无所谓:“电视上说的很好,比我说的都透彻,我跟大家一块学习,也收获颇多。以后,我们都共同学习吧。”

即便自己已经年过花甲,又怎样?朝闻道夕死,足矣。人嘛,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辅导员赶紧去给陶处长挂电话。

她记得自己临离开前收到的任务,如果大家上了电大课程之后,有什么跃跃欲试的想法,一定要及时汇报。

陶处长接完电话,敲响了局长办公室的房门。

待获准入内后,他一五一十汇报了农大发生的事。

“华教授是我国的著名农业机械学专家,在60年代,他就提出过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计划,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搁浅到现在没重启。这段时间,他始终都在关注电大课程,今天主动提出可以开始这个项目。但目前人员与资金需要协调。”

局长点点头,招呼他:“我们去会议室吧。”

一间会议室不过十几个平方,长桌两旁坐满了人。有本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也有外单位的代表。

陶处长看着坐在主位上的人,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整个人都僵硬起来。

局长上前汇报工作,然后招呼陶处长:“把这段时间的情况都简单说明一下。”

陶处长赶紧打起精神:“自从电视大学在高校和工厂间流行开之后,大家主动进行技术攻关的人逐渐增多。其中包括……”

他噼里啪啦报了一大串。

不是他话唠,而是大家的热情实在太过于高涨。

他刚汇报完毕,坐在对桌的农业部领导开口问了句:“大型联合收割机,我们的工艺技术能达到吗?”

做机器设备,不是说你有图纸,知道怎么做,就能把它给做出来。就好像做个西红柿炒蛋,你有鸡蛋有西红柿,你还要锅要油要调料,要火候。

这些东西有一项达不到标准,西红柿烂了,鸡蛋臭了,火烧不起来,没油没盐,你这菜还怎么做?

这些年来,我国号称在不少工业项目上获得了突破。但这些突破的成果迟迟无法真的应用到实际中去。

为什么?工艺水平不够。

就说一个大梁铸件吧,报废率高达80%。这是在生产机器设备,还是生产废品啊?迫不得已之下,不少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全部依赖进口。

这种所谓的“把中国不能生产某某的帽子丢进了太平洋”的突破,从现实层面来说,只能说是自我安慰。

产品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质量严重不稳定,这一台设备和上一台设备的质量可以天差地别。如此设备,哪个企业敢采购?即便被迫收下了,人家也不敢用。谁没生产任务啊?与其花大代价在你身上冒险,还不如用进口的洋人货呢。

金面佛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