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岳临渊(264)
终究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司竹溪于朝堂上的言行,在楚岳峙有意的推波助澜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并往京城之外的十三省传去。
一石激起千层浪,司竹溪所言激起不少女子感同身受之情,更获得了大批历经磨难以及沦落风尘等女子的支持,司竹溪过去的坎坷经历以及这些年来身为皇后一直默默支持皇帝的贤德,更让京城中人都津津乐道,只是这一次,他们对司竹溪不再有那么多的同情、恶意与蔑视,而是多了几分欣赏、理解甚至是赞颂。
在司竹溪声望大涨的同时,设立女子学堂的初案拟定,而司渊渟在朝堂上针对设立女子学堂必要性与益处的言论也随之传开并得到了不少认可。不仅权贵与富贾认可女子接受教育有益,就连寻常百姓都开始讨论,兴许该让家中女娃多学点,说不定以后还能藉机抬一抬身份。
情势一片大好,纵使朝臣中与京城里尚有部分反对的声浪,设立女子学堂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很快,朝堂颁下告示,不日将会在京中设立女子学堂,十三省也会在之后根据京城设立女子学堂后的实际效果进行调整进而设立地方上的女子学堂。
在设立女子学堂的告示颁下后不久,皇长子楚慎独也被正式立为太子。
至于明清求,经三司会审后,数罪并罚判斩立决。明氏一族,成年男子斩首,未成年者流放边疆,妻女皆没为官奴。当年司家之判,全都落回到明家众人身上。
而其余被牵连的朝廷官员,也都悉数罢免判刑。
因要从现有朝臣中选出已有年资的能者替任,不少刚刚通过三年考课资历尚浅的朝廷新人,也都借此机会得到了提任,朝堂也因此得以更新气象。
庆王楚允汶,因无诏进京且结党营私而被处凌迟之刑。其妻因乃功臣之后,故免其连坐,特赦恩准她带着儿子返回母家。
不仅如此,楚岳峙更藉由庆王楚允汶一事,对现有的藩王制度进行改制。
现有的分封就藩制因要豢养各地的皇室宗亲导致朝廷开支负担极重,因此,楚岳峙下旨,即日起取消藩王的世袭制,改为降等袭爵,换而言之,没有那个能力拿功勋便会越降越低直到失去皇室宗亲的身份。
此前为了避免藩王造反,对藩王也有诸多限制,针对此,楚岳峙也进行了一定放宽,基本方针策略便是,藩王爵位虽会随着子孙繁衍而被收回,但是不限制后代建功立业的机会,凡有能力愿为朝廷为大蘅国效力,将于其他朝廷大臣一样,凭借自己的政绩说话,若真有能力立下大功,自然也能再次加官进爵。
针对分封就藩制做出的改革,是楚岳峙与司渊渟几番商讨后所想到的办法。大蘅国到楚岳峙这一代已经是第九代,楚氏宗亲于各封地上已经养出了太多的蛀虫,长此以往,大蘅国总有一天会被拖垮,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降等袭爵,不再让这恶性循环继续下去。
这次庆王楚允汶之事,正好就给了一个给现有分封就藩制开刀的最好籍口,这也是为什么司渊渟当初要将楚允汶与郑妃私通之子留在宫中。看似守株待兔,实则是提前张网铺路,等待最佳时机,一箭双雕。
第147章 初心不改
明清求及其族人被斩首当日,司渊渟去了观刑。
距离他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斩首那日,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
无论是为司家众人还是为自己,他的复仇似乎都已经走到了终点。
当看到明清求的头颅被斩落时,司渊渟的内心没有感受到半点触动,他就只是站在和当年一样的位置平静地看完了所有明氏族人的整个行刑过程。
他已经回忆不起来,当年自己被押来观刑,眼睁睁看着亲人们被斩首时内心到底是痛苦绝望更多还是怨念仇恨更多,那个时候,他已经失去了父母,再加上身体残缺永无恢复的可能,且即将被送入宫当太监,人生已经跌落到谷底,前方荆棘密布一片漆黑,他其实对所有加诸于身心的折磨都已经只是被动的承受,无法做出更多激烈的反应。
而如今,他在放下过往后,仇恨也已渐渐淡去,每一日他都因有楚岳峙陪伴在他身旁而感恩。他要的,一直都很少,只要楚岳峙爱他不嫌弃他愿意给他余生,就足够了。
他的前半生被埋没在那些将他蚕食毁灭的苦难中,他也在心中充满怨恨地问过,为什么是他,为什么这世上有那么多的人却偏偏要让他来承受这一切;如果可以,他宁愿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那样引人注目的长相,也没有那样出众的才学,甚至也不需要那曾经让人羡慕的出身,就只做一个寻常老百姓平淡安稳地度过一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