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顽帝+番外(51)
小公主在过了那个本该夭折的夏天后,身子就一天天好了起来,本就生得粉雕玉琢,还十分爱笑,一笑就露出一对大酒窝,让被困在坤宁宫的张皇后更是视她如珠如宝,而弘治帝以前因为政务繁忙,连最喜欢的大儿子都没多少时间陪伴,现在和小女儿一起养病,接触得越多,自然越心疼这个孩子。
他也真正像他所说的,在坤宁宫和张皇后母女同吃同住,和普通人家的夫妻父女一样,安稳平和,简单干净。
张皇后起初还为张氏兄弟求情,可没想到朱厚照出手比弘治帝干脆厉害得多,不等她哭完,那边已经列出罪证,口供花押,立斩无赦,干脆了当地将张氏兄弟斩首示众,连爵位都请皇帝恩准传给了他们的长子。
张家原本还想闹一闹,可朱厚照也派人明说了,再闹,就继续查,查下去抄家灭祖,连爵位俸禄都甭想了。
张皇后被皇帝困在宫里,守着小公主,张家人见不到皇后,最终也没了办法,再怎么拿孝道备份压人,朱厚照拿着国法怼回去,还有弘治帝给撑腰,给面子的时候承认是亲戚,翻脸的时候根本就不把他们算在族人之内。
张家人终于老实了,该杀的被杀,该袭爵的袭爵,弘治帝这才让他们见张皇后,皇后眼见事已至此,也彻底没了脾气,好在皇帝对她依然如故,既没有冷落,也没有要再选秀纳妃的意思,反而让小太子跟着学习参政,她的地位牢不可破,就这么认了下来,慢慢也就习惯。
毕竟,历朝历代,能像她这样,与皇帝同吃同住,一夫一妻的,空前绝后,她把心思收回来多放一些在照顾皇帝和小公主身上,对张家人那边,也就淡了。
只是,想到两个弟弟的死,对朱厚照这个大儿子,她是怎么也没法再亲近起来。
甚至在朱厚照提出改造乾清宫和坤宁宫暖阁地龙时,她还曾旁敲侧击地“提醒”过弘治帝,如今的小太子,是不是聪明太过,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她不敢说什么鬼魂附体被人夺舍,只是试探性地一说,就被弘治帝若有深意的眼神给吓到了。
“照儿还是我们的照儿,只不过因为皇后平时对他关心太少,才未发现,孩子长大了,知道心疼父皇和妹妹,有这样孝顺懂事的孩子,你我夫复何求?”
张皇后立刻明白,她如今就剩这一个儿子,皇帝的身体不好,还能专宠她一人,后宫清净,她若是再想太多,坏了朱厚照的名声,她这个皇后一样得不了好处去。
感觉,就很憋屈,却又别无选择。只能安慰自己,皇帝对她依然如故,专宠一人,就算没有张家做靠山,她也一样母仪天下。
或许,没有了那两个拖后腿带累她名声的弟弟,小太子也不会再动不动跟她对着干了。如此母慈子孝,夫妻恩爱,日子一样可以过下去。
朱厚照原本准备先给乾清宫弄地龙暖阁,把小公主接过来就行,没想到弘治帝特地把他叫去叮嘱了一番,于是第一个新式带地龙的暖阁就设在了坤宁宫,皇帝除非有政务需要跟内阁商议,否则都会回坤宁宫住。
倒是经常被留在乾清宫暖阁的,成了小太子朱厚照。
好吧,父皇母后恩爱带娃,老婆孩子热炕头,只有他这个童工在读书听政干苦力,可看到父皇和小公主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朱厚照就算累点,心里还是蛮开心的。
原本户部听闻弘治帝要修皇宫的时候,先是吓了一跳,再看国库见底的银子,正头疼着呢,就听说小太子让太监们在宫里开了个小市集,让宫女太监们扮做商贩和采买的百姓,准许他们交易在宫中所得,甚至有些没有打上御用标记的小物件,都可以带出宫去卖了。
其中有不少,就是小太子带着将作坊的几个工匠捣鼓出来的东西。
最受京城百官和百姓们欢迎的,就是这地龙火炕加火墙。
朱厚照还记得,他在穿越到某个20世纪的华国平行世界时,曾听当时的水利专家说过,黄河之水患,最早起源于汉唐,正是因为早年国都位于中原腹地,靠着河洛之水,人口密集,大量砍伐树木却又不曾做过水土保持,导致黄土高坡日渐沙化,黄河也从原来的母亲河变得水患不断。
后世北京的沙尘暴和雾霾,同样是因为树木被过度砍伐和北方草原沙漠化,而如今大明已经开始使用煤炭采暖烧火,那么只要改造好煤炉和烟道,避免煤气中毒,以目前京城的人口密度,用煤远胜过木炭,高效节能环保,不用才可惜。
将作坊按照他的要求,先做出蜂窝煤,可以充分节能,然后又改造了地龙和暖阁,好在弘治帝没有后宫三千,整个紫禁城如今除了太后,就他们一家四口。而太后冬日都去温泉山庄调养,很少住在宫中,只需要先修乾清宫和坤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