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对照组女配崛起了+番外(172)

作者:葱青

看了一圈,唐粒心里已经有数了。

椪柑这种水果,其实营养是很丰富的,而且吃了不易上火,问题是它的口味过于清淡,而且有果核,未来柑橘品种五花八门,大家习惯了蜜桔、砂糖橘浓郁的口感,椪柑的受众就很小了。

而杨梅在将来可是媲美樱桃的高档水果,出口到西方甚至是按颗卖的。

“椪柑精挑细选一部分,其他的都挖了种杨梅。”唐粒想了想,说,“不着急,咱们找找好的杨梅品种,我听说永宁县有一棵上百年的杨梅母树,果形大,含糖量高,回头有时间可以去瞧瞧。”

“等我们把带回来的秧苗种了就去看!”唐国成兴奋地搓了搓手。

方致远一旁听着,插了一句:“唐粒你可以啊,连永宁县有杨梅母树都知道。”

他找唐粒,其实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尤其她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你说搞食品配送,那其实就是左手倒右手,能说会道,脑子灵就行。

可要说搞农业,他心里还是要打一个问号。

现在听唐粒这么一说,倒是放心不少,至少人家心里是有谱的。

唐国成也说:“是呀,我们几个地里刨食的老农民都没听说过。”

“那是你们平时不看报纸,前两年他们县里特产局拨款保护母树上过市里报纸呢。”唐粒说。

其实是上辈子她带了个艺人特爱吃杨梅,突发奇想要给杨梅做代言,她专门去了解了,才知道人家的杨梅历史悠久,远销海外,每年都不够卖的,压根用不着明星代言。

永宁县特产局拨款保护母树的事是真的,可有没有上过报纸,唐粒其实并不清楚。

不过,估计也没人会关注这一茬。

这年头没有网络,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除了口口相传,可不就靠报纸和广播嘛。

“全种杨梅,这能卖出去吗?”杜兴听他们这对话,就知道搞种养殖基地应该是有谱了,心里那个高兴啊,激动得手都抖了。

可同时也担心呐,听这意思,是要扩大杨梅的种植面积啊,之前的产量,杨梅都卖不出去,再扩大面积,这往哪里卖去呀?

“对,都种杨梅,不止要搞全县最大的杨梅种植基地,以后还要搞杨梅采摘观光园,让城里人来你们这里摘杨梅、吃农家菜。”唐粒笑道。

“这怎么可能,城里人哪稀罕来咱们这山旮旯里。”杜兴连连摆手。别说搞什么基地、观光园了,只要能把杨梅卖出去,让村民都能吃饱饭,他就满足了。

“杜支书,不要妄自菲薄,现在咱们这山旮旯是穷,可以后这山山水水的,都会成为财富。”唐粒说,“其实三年前容城就开始搞桃花节了,要换了您,跑那老远就为看个桃花肯定不乐意是吧,可人家第一次搞桃花节,就吸引了四十余万人次的游客,直接经济收入一百多万元。”

“我了解过,咱们市这方面发展还比较落后,目前还没有成规模的农业观光园,这就是机会,要咱们真能搞起来,市县农业部门的支持肯定少不了。”唐粒看向方致远,“对吧,方所?”

她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方致远还能不懂吗:“只要你能搞起来,市县农业部门的关系我去跑,不过,唐粒,咱们干事业,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你这可有放卫星的架势了啊,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好高骛远要不得呀。”

容城的桃花节,方致远倒也听说过。可人家那是有基础有底蕴的,一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就问有谁没听说过?

小杜村呢,安县人都未必知道,山旮旯里的小山村,你说能跟容城的桃花节比嘛。

而且,人家看桃花还算个观光旅游,你采杨梅算什么,忆苦思甜投身劳动?

在方致远想来,谁闲了没事,大夏天的跑到山村里喂蚊子采杨梅呀,这不是闲的嘛。

唐粒笑道:“是好高骛远,还是眼光长远,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呗。”

这刚刚迈入九十年代呢,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苦哈哈地穷了这么多年,挣钱了还不得享受享受,而享受什么呢,当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钱挣得越多越好,活呢自然是干得越少越好。

现在的人,为了走得远一些,攒钱买自行车、摩托车,谁家要有辆小汽车,那绝对是在全县都是数得上的。哪能想到将来的人们为了锻炼身体,不坐小汽车,反而要走路,那些驴友徒步一走还走几十公里呢?

现在的村民,大热天的上山采杨梅,那是劳作,而未来那些游客,戴着太阳镜撑着太阳伞上山采杨梅,却是为了体验生活。

小杜村这环境,搞好了,以后这绿水青山呐,就是金山银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