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84)

作者:四时酒

到这里,小说已经进行到尾声。

放到现在来看,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逆袭翻身的故事,只不过融入了当下的背景,又把努力奋斗,不屈服命运的思想融入其中。

可就是这样一篇小说,却引起了文学界广泛的关注。

五月,《文评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

——对《小草青青》创作思想的质疑

发文声称,《小草青青》这篇小说虽说是描写当下一个女性的苦难和成长,却没有将这种苦难深刻地剖析出来,反而以不合情理的方式让女主人公一路翻身,次次取得成功,使人物塑造缺乏内在的成长性。它创作出来是为了娱乐,和传统通俗小说并无两样,不具有深刻的价值。

这篇文章苏葵看到了,其实她认为《文评报》有些地方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她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并没有像让它往“深刻的文学性”那里靠。

只是他们对娱乐的,通俗的小说的批判,苏葵不能认同。

然而这事竟然只是个开始。

苏葵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两天后,《新月报》也刊登了一篇文章,称《小草青青》在当下的文化背景下,考虑到了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和传统写作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是一次崭新的尝试。

文章写得很好,但作者却没有署名。

《文评报》立刻有了反应,连发两篇评论,从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等方面力证她创作手法的拙劣,说她是把通俗小说和当代文学强硬结合,作品只能四不像。

陆子光等人坐不住了,在《文学周刊》上同样刊登了一篇文章。

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人民喜欢的,就是有价值的。”

《文评报》当然不会不回,继续发文。

《华都日报》、《文艺作品报》也纷纷下场,在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时间,文学界震动。

这场争论甚至持续了半个多月,文学界几大报刊几乎是神仙打架,本来是一篇普通的小说,就这样在他们的争论中,彻底扬名了。

事情甚至惊动了《华夏日报》,几天后,《华夏日报》文艺版将这场争论刊登在版面上。

——《小草青青》之争,通俗性?文学性?

“你看了最近的争论吗?”

趁着这会儿他两的同桌都不在,刘建小声地问苏葵。

因为苏葵的关系,他一直特别关注那篇小说的发展,谁知道会被迫围观那场“大战”。那些报纸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发文的作者也一个比一个厉害,好几个竟然还是出现在书上的大作家!

而这些他平时见不见不到的厉害人物竟然在为了苏葵的一篇小说争论!

他这段时间都被震惊到麻木了。

苏葵写小说的事情大家还不知道,他守着秘密实在太辛苦了。

“我知道。”

“你没事儿吧?”刘建小声问,人家大佬批评她诶。

苏葵笑:“我能有什么事?”

苏葵当然也围观了这场“大战”,陆子光之前给她的信她看了,其实并没有多大想法。而且她忙于复习,只将《文评报》的事情暂时搁置,没想到事情会愈演愈烈,变成整个文学界的大争论。

而她现在不能放着不管了,因为她收到了华国作家协会给她的一封邀请函。

作者有话说:

我好像是定错时间了,现在发啦,大家等久了,么么~

感谢在2022-03-25 05:40:17~2022-03-25 19:07: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清妩、Rain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妩 10瓶;清风悠悠、梅子排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3章

【苏葵同志:华国作家协会决定于本月二十五日在京城举办文学作品座谈会, 恭请您就文学创作发表高见,务请拨冗出席。华国作家协会诚邀。】

苏葵明白,他们邀请自己大概是因为这次的争论。文学界常有各种论争, 或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输出观点, 或是举办各种座谈会互相交流。

既然大家的争论是出于对《小草青青》的各种解读, 那就让她这个作者出面,谈一谈这篇小说的创作。

苏葵原想着自己也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 阐明自己的写作意图, 没想到这边会让她亲自出面。

苏葵最终决定, 去京城一趟。

“你说你要去京城?华国作家协会邀请的?”

陈校长反复问了两遍,苏葵都是点头,还拿了邀请函给他看。

陈校长依旧恍恍惚惚, 他觉得他在苏葵这里收获的震惊比过去几十年都多。

办公室其他老师都在,纷纷问她怎么回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