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117)

作者:四时酒

这件事情就交给向书记一力组织,下面的县城公社大队全力配合。

七月二十五日,轰轰烈烈的“解散公共食堂”在清河大队举行试点。

向书记亲自参与了这次解散活动,还让苏葵跟在他身边。

活动在大队的广场上举行,还拉了一个横幅——“清河大队解散食堂试点”

现场还来了许多记者,报导这件或许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清河大队的人什么时候见过这种阵仗?省里的书记,县里的县长,公社的领导,还有那些拿着他们没有见过的机器在拍的记者,说是这事儿要上报纸!

乖乖,他们清河大队要上报纸了?

再一看,那站在书记旁边跟人家讲话的,不是老苏家的葵花吗?

上次人家书记就夸她,现在又让她在旁边说话,这葵花也太厉害了吧!

这还没完,向书记说:“……在这里,我们要感谢苏葵同志提出的意见,给我们的试点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先为苏葵同志鼓掌!”

底下人都震住了,啥?这主意是葵花提的?

也就是说葵花给人家书记出了主意,人家同意了,实行了,现在当面夸她来了!

他们怎么就跟在做梦一样呢?

所有人纷纷看向苏家人,却见他们也是一脸呆滞,他们也不知道小葵有这么厉害啊!

苏全福却是知道的,看着苏葵都与有荣焉,带头给苏葵鼓起掌来。

周家人也是一脸呆滞,周老娘脸上的表情别提有多后悔了。

周安看看苏葵,不知道说什么,下意识去看大哥,谁知道他竟然看见大哥在给那个女人鼓掌!

大哥疯了?周安也呆滞了。

苏梅就站在他们旁边,眼神复杂。

向书记甚至让苏葵来讲两句话。

苏葵站在大队的广场搭起来的台子上,说道:“同志们,这次能在清河大队举行试点,是国家给我们的支持,是上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齐心协力度过难关,做出成绩来,给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苏葵同志说得好啊。”向书记笑,这孩子,一出口就是干这行的好苗子。

他带头给苏葵鼓了掌,下面的人也反应过来了,纷纷卖力地鼓起掌来,这是他们清河大队的荣耀啊!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向书记笑着站在台上:“……我宣布,清河大队解散公共食堂试点正式开始!”

大家都欢呼起来!

解散食堂,分户做饭,厨具炊具发还,不够的县里给补贴,划好自留地,允许各家各户养猪鸡鸭,一场轰轰烈烈的试点运动,划破了时代的序幕。

回家做饭了!做自己家的饭!

大家领着自己的粮食炊具回家,脸上全都是笑容!

有记者上前采访,一位大娘高兴得都不紧张了:“以后各家做各家的饭,能种菜养猪,一家子精打细算,怎么都能活下去!我这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

男女老少,欢欣鼓舞。

看着这一幕,苏葵微微一笑。

那么,她的第二部作品,就是长篇小说《清河乡之变》。

*

苏葵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创作出了这篇讲述清河大队(以前叫清河乡)解散公共食堂始末的小说,其中以一个名叫“苏英”的女性为切入点。

苏英家是外乡来的,后来在清河乡落户,见证了清河乡从公共食堂开始建立到出现问题,最后解散的一系列事情。

苏英和许多清河乡人一样,早就发现了食堂的问题,不同的是,她敢于说出来,甚至敢于提意见。

在她的建议下,组织大家整理了食堂的问题,有理有据地向上级领导提出了建议,得到了领导的重视,经过一系列调查后,做出了解散公共食堂的决定。

小说虽然是以她为切入点,却是借她的视角,细致地描写了公共食堂解散前后的各类人物形象以及清河乡在这场变革中发生的改变。

写完后,她将小说投给了《六月》。

与此同时,清河大队举行试点的事情登上了报纸。大队里特意订阅了《江省日报》,让大家都能看到。

上面有书记宣布开始的那一幕,还有葵花在上面讲话的图片,关键是上面写着的是他们大队的名字啊!

清河大队的人都沸腾了。

他们上报纸了!省里的报纸!这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儿!

这都是因为葵花提出的意见!

一群人纷纷涌到苏家去,要向她表示感谢。还带上了食堂刚刚分给他们的吃的,一定要塞给她家。

苏葵当然是婉拒了。

苏家的房子已经修起来一半了,现在人们都淳朴,谁家修个房子全村人都出动来帮忙。更不用说这是苏葵家的房子,之前葵花在他们眼里已经是能跟领导说话的大人物了,现在更是把她当成清河大队的贵人,一上完工有空闲都来给她家修房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