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契(417)

作者:小葵咕

颐国弹丸之地,无甚能臣,否则也不至于被谢子芳蒙蔽了君王。老太保赤诚可嘉,以德报怨、忠心护主也着实让人敬佩唏嘘,但毕竟迟暮之年,脑筋看起来也不怎么会变通,夜雪焕对他并无同情,冷声道:“本王倒要问问苗太保,纵容前朝余孽豢养密探、戕害我重央孩童的,是不是你颐国?事发之后拒不承认,捏造证据推诿给其余诸国的,是不是你颐国?推诿不过便勾结逆贼,欲乱我朝纲、害我天子的,是不是你颐国?”

连续三问,掷地有声。夜雪权还微笑着补充:“容采,你又说错了。这世上……再无颐国了。”

整个场间鸦雀无声,只有颐国的小储君自己用衣袖捂着脸,小声地嘤嘤抽泣。

苗太保气得嘴唇都在发抖,他在颐国一辈子德高望重,即便是谢子芳在面上也要对他恭恭敬敬;结果来了重央,从皇帝到亲王都不知何谓尊老爱幼,真是枉称礼仪之邦。

但更气人的是夜雪焕句句都戳中痛处,呛得他无法反驳。

云氏固然只是为玉氏和谢子芳背了黑锅,但从前也是仗着有玉氏扶持,颐国才能勉强与重央抗衡,不似东南海外诸小国那般年年上贡,谁曾想这把保护伞最终却招来了灭国之祸。

——外敌不仁,内政不争,任谁都无力回天。

无人敢否认重央的强大。苗太保从颐国到丹麓,所乘车船皆平稳舒适;随行人员无论身份贵贱,对待他们都是一样的礼貌客气,骨子里就刻着大国国民的矜持,不屑于对战俘落井下石。

在重央人眼中,这场战争本就是悬殊和不对等的,获胜都是理所当然的,并不值得骄傲自满,反而还应该安慰和善待这些战俘,让他们好好感受一下大国之风。他们的国土和人民会在重央朝廷的带领下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所以俯首称臣也并不丢脸。

这无疑是重央人自以为是的善意,甚至是重央朝廷摧人意志的怀柔手段,苗太保完全嗤之以鼻,但大多数人都没有他这般心气。那些小国首领受了一路厚待,早就把亡国之恨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喊出那句“欺人太甚”时,也不知多少人用同情而嘲讽的眼神偷瞄他,认为他冥顽不灵、不识抬举,非要公然与两位亲王叫板,可谁又知他心中悲怆?

若沦为属国,虽然颜面名声一齐扫地,却总算还是堂堂正正地存于世间;而一旦被并入重央,当真在重央朝廷的带领之下步上康庄大道,于民自然是好事,可如此一来,谁还会记得曾经的颐国?谁知重央的史书会如何编撰?

夜雪权所说的“再无颐国”不仅是将来,更是过去;这个国家会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像是不曾存在过一般,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第92章 殊途

苗太保最后是被人抬下去的,本就老迈年高,又大怒大悲,情绪失控,以至当场昏迷。颐国的小储君这下总算憋不住了,趴到他身上放声大哭,场面一度陷入混乱。

夜雪焕被他哭得头疼,然西南局势未稳,还需以安抚为主,于是喊了太医来,吩咐了好生照料。虽有怀柔之意,但太过关切反而显得虚伪,只点到即止地安慰了几句。

各国使臣原还有些幸灾乐祸,西南诸国实际上大多与重央无甚仇怨,都是受颐国牵连才遭受无妄之灾,相较于重央,反而更恨颐国。

他们自知小国弱民,无甚值得眼馋之处,重央吞了反而还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去清理私军、开发建设,有些甚至还盼着重央去接手那些烂摊子。

一路好吃好住地来了丹麓,就更加觉得心安理得,一方面嘲讽颐国活该如此,一方面觉得自己登上了重央这条大船,献出贫弱的国土和国民,换得一世荣华富贵,何乐而不为?

直到见了颐国那边凄惨的境况,见了夜雪焕冷漠的态度,又难免有些兔死狐悲,真正生出了寄人篱下、任人宰割的危机感。大殿之内觥筹交错、歌舞升平,殿外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带刀侍卫,杀机都被粉饰在太平之下,无声地传达着重央朝廷的对他们的处置原则——听话吃糖,反抗挨刀。

他们如今的命运,都在重央皇帝的指掌之间。

谁都没了喝酒的心思,一场宴席不欢而散。

群臣各怀心思地回去休息,一批思考着如何劝阻皇帝,一批思考着如何替皇帝拦住那些想劝阻他的,还有些眼看两位亲王的态度,知晓吞并西南多半已成定局,察觉了这个取得新帝器重的机遇,此时已经先一步思考起了整治之策。

众人都在腹中草拟着长篇大论,想着明日要呈秉御前,今晚注定要是个不眠之夜。

夜雪薰早早拉着莫染回了寝殿,夜雪焕则与夜雪权绕了点路,沿着竹林小道慢慢往后殿方向散步。颜吾搀着夜雪权,夜雪焕手里牵着蓝祈,侍卫则远远吊在他们身后,确保他们之间的交谈无人能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