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给古人直播发家致富了(179)
门口的匾额上依照藏书的种类起了不同的名字,如专门放各类教辅书的,就叫理学堂;专门放各类工农建筑等工具书的,就叫求实堂;剩下所有文学典籍巨著等全都放在其他三个最大的屋子里,各取了或风雅或大气的名字。
要是把地板换成陶瓷砖,房顶再挂上白炽灯,装上些烟感喷淋器啥的,就很像现代一些仿古的书斋了,别说她这样见多了后世各种各样高档建筑的人,看皇帝一行人的脸色,也是挺满意的。
钟荧看着第一批进来的人一个个从审视探究的眼神,再到来到书架旁后连换到桌椅区都来不及就捧着书本沉迷的模样,心里颇为得意自己挑书的眼光。
因为她特意确认了一遍,所有人手里捧着的,全部都是经她挑选出来的书,没有一本是大黎自己的,看到他们一个个为自己国家的经典著作着迷的样子,确实看着很有成就感就是了。
都是华国人写的,四舍五入一下,那就是她自己写的,骄傲一下,似乎也不是啥问题。
看完京城这边的,她又去每个地方都转了一圈,有严格规定的制式和规模,虽然每一处的都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都是一模一样的青瓦白墙玻璃窗,大体来说都能称得上一句壮阔雄伟。
比较了下全国各地的,面积最大的当属京城的,一看就有老大哥的派头,但最精致的一定是文风最盛的江南。
庭院里种植着各种各样她不认识的花草树木就不说了,竟然还有池塘和假山,还搞了个曲廊架在水面上,俨然一副经典的江南庭院的模样,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假山竹林,样样不缺。
但无论国立图书馆最近的话题有多火热,终究还是只限于读书人之间,哪怕说着不论高低贵贱,人人都能进去,前提是,你得先识字,大字不识几个的小老百姓跑进去做什么,纳凉吗?
还不如跟着直播间多认两个字更实际一点。
这个时代,识字的人又有几个,因此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事就像村口什么有趣的奇景,看个热闹就算了,说到底跟他们的生活没有牵连。
要说最近能跟他们扯上点关系的,大概是帆布大量上市这事了。
这种新型布料上个月市面上就已经有了,只是往往还轮不到百姓购买,就已经被各大船商们包圆了,生产帆布的各大商家们想象中的出口转外销,卖到草原海外什么的,根本就用不着。
要说帆布的制作技术也不是啥秘密,人人都能学,雇上些能干的女工自己自己研究不就行了,为何非要眼巴巴地天天蹲那几个大布商门口排着队买。
要不怎么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钟荧只是告诉了他们帆布的制作思路,至于如何能把它做得又厚实又好看,那就全凭各自本事。
两三个月的时间,足够让所有生产帆布的商户们逐渐拉开差距,有人织出来的也就比麻布强一些,针眼大的洞一个个显眼地摆在上面,也就是普通的结实些的布料罢了,用来做衣服还行,却远远达不到帆布的标准。
做的好的就如最具有代表性的叶家出品的帆布,除了原料上的细微差别,摸着没有后世牛仔布柔软以外,仅从布料的厚度和密度来说,跟现代的完全没什么差别了。
钟荧曾在某个女工旁边观察过帆布的完整的制作过程,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就一遍遍地用手工推动,纯靠人力就能织出这种完全符合工业用的布料,这其中不知包含了多少手工匠人多少心血,正是他们一遍遍多次实验改进,才能在完全不依靠现代设备的情况下,就织出这样大量惠及中下层平民百姓的好布料。
上月混乱的抢购还历历在目,甚至都有人为了争最后一匹帆布,在布庄门口打起来,生产的商家们看到此等情景,立即再次扩大生产线,又多招了一大批女工,加班加点地赶制,好抢在同行跟前售卖,多赚些银子。
这件事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许多原本待在家里无事可干的女人们赚到钱了。
操作机器不需要多高的女红技艺,只需要细心耐心,多练几遍,手熟了就行,因此招人的门槛很低,只要是个勤快老实本分的人,就有机会得到一份能养活全家的工作。
女人们最近走路带风,自己一个人待着时,时不时就能发出莫名的愉悦的笑声。
手里有钱了,在家里的待遇突然微妙起来,往日只能依靠男人而活的她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敏锐地发觉自己男人的态度有了奇怪的转变,当她们不再需要买瓶酱油的钱都要伸手跟人要之后,公婆也好,丈夫小姑子孩子也好,对自己突然也不再像往日那般吆五喝六的,像仆人一般随意使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