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呆考科举(123)

作者:凉故生

这次的考卷题目倒是不多,但是看着考的文题,倒是把谢锦秀惊着了。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曰

“民无信不立!”孔子曰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曰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曰

辩论四者,谢锦秀一看就有些麻爪,这可是把古宋国的古圣贤说的话,进行相互的辩论,既有他们相悖的地方,又有相通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小小的童生,去辩论圣言,本身在院试这个层次应该说是超纲了不少。

谢锦秀回忆着第一场考试,就发现了这个学政有点意思,似乎第一场中有一文是摘自老子的“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这么一看,这位学政是很看中品德和信礼的,这么一想,谢锦秀的心里就是稍微定了下来。

古宋国这里也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而且和前世相仿,有些地方两个世界有些相同,也有很多不同,比如这个古宋国在前世的历史中就没有。

谢锦秀读书时就要小心的印证,捋顺这个世界的历史,还有古人的诗句,言论。

一旦确定了怎么解题,谢锦秀就开始文思泉涌,因为有了底气,所以主题确定下来也快,谢锦秀的书写速度就刷刷刷起来,这在别人还抓耳挠腮的时候,他那速度就炸眼了。

看着谢锦秀不知不觉快速的翻着草稿纸,学政官心里有些好奇的走到考号前,就看着了他那与众不同的字体,学政官心里就多了三分喜欢,在看着这个考生有理有据的破题解题,学政官的脸色更添了几分欣喜。

而沉浸在考试答题中的谢锦秀,从学政官来,到学政官走,都没有看到,只是抬头的时候,就看着对面的考号的考生,看着自己这边似乎有些呆愣,不过考场上什么样子的人都有,谢锦秀并没有放在心上。

按了铃,谢锦秀给自己要了一碗茶水,答题破题消耗心力,这会儿他口渴的很,只是没想到巡查官送来的茶水居然是上好的温热的茶水,等巡查官来收茶碗的时候,谢锦秀赶忙拱手道谢。

巡查官也是点点头,因着不能接触,谢锦秀自然不知道这杯茶水,是学政官的茶壶里面出来的。

之后,谢锦秀又把心思投入到别的考题上,然后等全部答完就聚精会神的誊抄到试卷。

“那一号考号,第一场第一名,乃是何人?”主考官回到了所在的棚子后,就问着身边的书吏。

就听着翻阅声音起,书吏恭敬的回着:“回大人,此子乃流水县桥头镇人士,县试府试皆为案首,年十二,乃是农家子。”

“奥,居然是农家子?”主考官看看谢锦秀的衣着,然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是的,大人,确实是农家子,学籍上面有介绍,出自方家私塾推荐,祖上乃是谢家村人士,最初记载来自流民落户,家无横财,只有几亩田地为生。”

这话一说,学政官就很满意的点点头,他本身就是农家子出身,所以平生就特别喜欢有才学的农家子。

书吏一看,这是学政官上心了,但是想到了桥头镇谢家村,书吏内心一怔“大人,还有一事容禀!”

“讲来!”越看谢锦秀越满意的学政官,不由得干脆利落了很多。

“此次祥瑞之首善之地就是在桥头镇谢家村!”书吏低声说着,然后不敢看学政官的脸色。

“稻香鱼和水车?”学政官似乎声音有些发飘,抬头看着他的脸色也有了怔然,书吏赶忙点头:“正是!大人。”

“可有印证?”一般学政官都喜欢治学,而水车和稻香鱼都属于杂学范畴,书吏有些摸不著学政官的意思。

不过还是说着自己所知:“宣使官已然印证,两者皆是真实,稻香米如今京城大热,售价已达五两纹银一斗,还供不应求!”

再来个哄抬粮价,书吏觉着自己加的火候到了。

“那倒是不俗!”就看着学政官似乎更高兴了几分,捻动着胡须的手也更快了几分。

书吏心里一震,自己这是拦路不成,似乎是做了推手,吓得他把剩下的话,都咽了回去。

学政官自然是看出来书吏的意图,可是书吏之所以是吏,就是受限其眼界,自己这个学政官何尝不是在幡然醒悟后,徐徐图之才得来?怎么可能会觉着一个农家子敬献祥瑞不好呢?何况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郎?

农家子自己不钻营出头,难道像世家子一样等人铺路?那不是白日做梦么?

如此一来,想要收弟子的心思,在学政官心里更是重了几分。

第60章

院试结束,谢锦秀五人交卷之后,出了贡院,在门口聚在一起交谈了几句,就散了,尤其是王具和刘句声,这两位平时十分活跃的,考完试突然间就没有了精神,加上其他几人都相对喜静,一下子就都没有了谈兴,所以散的就很快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