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带着全家脱贫(46)

作者:姚烨

聊起这个话题就没有收回来的理,王云山也想借这个机会告诉她,他们现在不急着抱孩子。

“你想想看,大家都是十八岁结婚十九岁生孩子,头一胎孩子身体也都或多或少的有点问题,像什么贫血啊之类的小毛病不断,我们还是再等等吧。”

李芳舒自己还是个孩子呢,说起这个话题来,她将近十九岁的眼神里却有些为难,她最近刚刚面临了一波来自亲妈的催促:“可大家都是这样啊。”

“没事,我们不急,比他们慢也没啥。”王云山随缘,他希望妻子也随缘,不要让孩子绊住妻子的手脚。

青春韶华的这几年,他想多带她出去走走看看。现在才一九八零年,他现在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和妻子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个年代里只要肯干,只要多干,肯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酬劳。

王云山心里的计划越来越清楚,他想,上辈子人们都说要跟紧潮流,为自己而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价值观,哪怕身体年轻了四十年,他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让家人过的更好的同时为自己而活。

而不是一心一意地只顾自己,或者是全心全意地带动全家人。妻子显然也很支持他的观点,两个人都是家中老小,和对方结婚的时候父母已经是老人了,做不了王云明那样,抛下老人而只过自己的日子。

他想,这也是独辟蹊径,找到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

第二天,全村沸腾了,大家新聊的话题就是王家新买的车。

“你去看了吗?”

“你看到了吗?”

“我还上去坐了坐。”

——这是吹的,王老爹看的比自己还重,怎么可能让人随随便便坐上去。

王云山靠着这一辆车成了全村人瞩目的焦点,哪怕是他到村里大队上取个东西,也有四五个小孩跟在他屁股后面,好奇地盯着他看。

大家没有见过有谁像王云山那样,一鸣惊人,半年前他们家还是穷的叮当响,现在因为一辆车,王家成为了村里数一数二的一家。

哪怕是最富有的人家,都没有这么一辆带着大兜烧油的汽车哎,听说一次能拉上万斤粮食呢。

王云山实在没想到有这么轰动,今天早上出门本来是为了取一个新的灯泡,这年头的东西容易坏,他得抓紧买回去换上。

再多的,也是按照王老爹的嘱托,去大队书记那说一声,以后队里有啥忙,只要他没事,都可以叫他带着那辆车帮忙。

书记乐呵呵的把他送到大队门口,拍拍他的肩,感慨了一句:“少年有为啊。”

王云山的一双耳朵通红,他披着年轻人的壳子内里的实际年纪不比书记小,实在是当不得这句年少有为。

谁料想,上午来看热闹的人刚散,王云山到家的时候,王云明夫妻就拖着两个小的坐在王家堂屋了。

方才他进门的时候,坐在桌边的王云明夫妻还有守在一边的李芳舒一齐望向了他,王云山不动声色的把屋里几个人的神情收在眼底。

第26章 家产

王云明不想来这一趟,但是被妻子的一句话说动了。

“万一那钱是你爷爷留下的,全被老头拿给老三了怎么办?你可不要忘了,老头以前可是个少爷。”张凤的提醒让他精神一震,想起前些年才被大队收回去的地,足足占据了半个山头。

王家以前是妥妥的财主,老头那双耳朵上至今都能看见年轻时候打的耳洞,那是他放荡不羁的前半生的证明。

听说,老头以前是拿铜钱打水漂玩的,银项圈,银耳环每天换一个。

说不准就有哪个地方,王家的祖宗把一些金银埋到了那里,只告诉了王老头一个人。

因此,他们第一时间赶了过来,接待他们的是态度客气的李芳舒,王云明注意到老头只顾着坐在炕沿上玩桃核的王云安,他进门的时候一点反应都没有,冷笑了一声,大咧咧地坐在了最正中的位置上。

李芳舒见这来者不善的架势,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依旧挂着笑,说:“二哥,二嫂,你们来这有什么事吗?”

张凤来之前一张嘴就没有停下过,真正到了屋子里,反倒是低眉顺眼地坐在了王云明身旁。

“怎么?没事我就不能来了?”王云明心气不平道,目光若有若无地暼向他爸。

李芳舒笑容不变:“怎么会……你们要吃茶吗?”

话虽然是问句,她也没指望这个来者不善的二哥给她回复,正好中午用来招呼人的茶叶包还没有收起来,她取来两个大瓷缸子,每个放了几颗茶叶,倒上热水放到了他们跟前。

“我们不喝茶。”王云明不知哪根弦搭错,明明刚刚没有出声,眼下李芳舒收拾好了又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