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带着全家脱贫(43)
耽误了春耕,可不是很美妙的事 ,可他沉吟片刻,还是对儿子说:“云山,你要不再练一天,路也不熟,我再打听打听。”
开着这样一个大家伙回去,面子里子都有了。
可是,王云山和王老三之前都没有碰这玩意 ,靠着两个年轻人,开这个车子,回家就得十个小时。王喜才想着他们还是得白天再走,一大早出发,回家也只不过是天刚刚黑了,乡间小路难走,要是半夜里再出点啥问题,他准得心疼死了,心疼新买的车。
“好,那我们先准备准备,明天早上就出发。”王云山可知道一个说法,买了的东西就要用,要不然闲放着,日子久了,也照样不值钱。
这种思维很超前,他刚开始也受不了,直到一些经验和例子告诉她,他之前的想法才是不对的。
上辈子到了四十岁她也买了一辆这样的车,因此对于如何操作熟悉的很,只是他们确实需要再准备准备,白天太阳刚出来那会风大,要是让人睡在兜里,好歹得有个铺的东西。
“我和老三出去买点东西,爸你就和大哥待在招待所别出去。”
他们订的是有二张单人床的房间,一共订了两间,才刚刚睡得下,王喜才埋怨他订的多,乱花钱。
明明他和老大打地铺就行了,王云山见不得这句话,哪有当儿子的睡床,让老爹睡地的。
王云山已经做好了打算,一进入市场,也不啰嗦,不看旁的什么,只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我们要买点啥?”王老三没有经验,这个大市场里什么都有,他不知道,他看的眼花缭乱的,紧紧跟着王云山,在他后面追着问。
“买个铺的东西,总不能十个小时都坐着吧,人受不了。”
“不会啊,我们过来的时候不就花了七个小时,那样也没事,这次回去坐车还宽敞呢。”王老三说。
农用的兜和汽车上专门让人坐的座位能一样?王云山摇摇头,惦记着自己要买的东西,只说一句:“那就顺便买点什么带回去吧,好不容易来一趟省城。”
“你干啥?不要怪我多嘴哈,你买车的时候就花了多少钱,现在身上就剩下几十块钱了。还能买点什么?”王老三这话不夸张,王云山为了早早将手表卖出去,可是丢掉了至少一千块钱。虽然不是他的钱,他也心疼的紧。
省城的东西确实比老家便宜,可王云山光是这几天的房租,来时的路费和买来的柴油费,已经算是在这上面投进去了三千五百块钱了。
王云山现在手里有多少钱,他可比王老爹要清楚。
“还能买点什么?”王云山自问,他买了一个毯子,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还要买些什么。
蓦然间,眼神扫视间,略过了一家文具店,他眼前一亮,带着王老三直奔那里,花了好久的时间买了一个精致的本子和英雄牌的钢笔。
“你买这些干啥?”王老三挠挠头,他正想买点吃的带回去,王云山拉着他去文具店,居然只是挑了一个本子。
虽然这个本子比起他们从老家买的来说确实好看,但就一个本子,用的着专门在那里挑将近半个钟头吗?
王云山不瞒他:“有用。”
随后,他们又去买了一些特产,就带着大包小包回到招待所了。这里院子里就只停着王云山的农用的柴油车,有人看着,也不担心什么。
他们直接将买来的东西拿到了房间,王老爹之前在买车的时候已经告诉了儿子,生活得靠省。
这么一看,这些东西,都没有听他的意思。王喜才只坐在那不动,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王云山不在意,倒是他大哥在他开门的一瞬间,欢快地蹦过来:“你又买了什么?”
“买了好吃的。”王云山挥一挥自己手里的小袋子,“你今天早上吃药了吗?”
察觉到王云安乖巧的点头,他笑着点头:“大哥快去洗个手,我们今天吃卤肉。”
“你……”王喜才叹了口气。
“叔,我们快吃饭。”王老三乐呵呵的拉着洗过手的王云安的手,招呼王老爹赶紧来桌子前。
王老爹这才注意到,刚刚王老三手里的东西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吃的,瓜子花生什么的一大堆摆满了桌子,甚至连桌子底下都有一些。
王老爹一口气叹的更长更慢了:“你们买这么多干什么?”
“明天要在车上待一整天呢,我害怕大哥会饿。”
王云安听见了自己的名字,无辜的从桌前抬起头,嘴上泛着油渍:“三弟,你刚刚说啥?”
王云山顶着老爹的目光,让他自己看。
王喜才揉了下眼眶:“下次不要这样了。”
他就知道!王云山看一眼王老三,买回来老头也说不了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