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带着全家脱贫(119)
他皱眉,下意识的要找出他比王云山好的地方。
他学习比王云山好,可他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
他住的院子比王云山家的宽敞明亮。这是一点,他眼睛亮了亮。
起码他住着的地方,舒服方便,王云山那厮才住的是泥砖房,睡的的土炕,哪有他这红砖房和水泥炕时髦,便捷。
这实在是最大的优点了。
他逐渐冷静了,眼睛默默扫过一地的狼藉,一言不发的出去了。
回到房间,躺在自己炕上,抬头看向用漂亮彩带封住的天花板,只觉一阵无力。
事情怎么就到了这种地步呢?
王云山自从大丫出来当老师之后,就不再关注自己这些后辈的事了。
在他看来,万事开头难,就像王云明和张凤两口子,在尝到甜头之后,再没说过给孩子们不读书的话。
那也是生活所迫,王云明借口说为了免掉瓜田李下,(主要是听到别人把他和王云山比较的多了,气性大。)一口气跳槽到另外一家砖厂当小工。
他干的好,身后虽然张凤可劲的闹,饭都是准时给做,地也是一个人默默的干,只有太忙的时候才需要王云明请假。
他们手里有钱,孩子也是一个一个慢慢供,一时间用不上大款项,钱也慢慢攒下来了。
王云明可不是个吃亏的性子,他拉不下脸找王云山,可张凤灵活啊。一听大女儿说,三叔让大姑去买铺子,最好是隔壁县城的铺子,镇上的铺子也行,让他们为以后做打算。
她眼睛一亮,也不管那个也行。咬咬牙,硬是凑出来钱去隔壁县城对面买了两家铺子。
九零年代,进城的人越来越多,铺子生意很红火,张凤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真,瞧见王云山热情的跟什么一样,就像是聚宝盆。
要不然,当初那些姐妹听说她在农用地上买了两个铺子,嘲她:就算拆了卖砖也赔的一干二净的。
她买完还后悔了很久,恨不得立马去毁约。王大丫和王云明一起劝住了他,每天靠着租金就能维持家里基本花销的张凤心里是安慰的。
谁知到了后来,不过满打满算两年时间,这铺子里的租金就够她给圆圆付学费了。
这就是意外之喜了。
要知道,一个月租金能抵得上孩子一学期的学费。当初她反对大丫读书,不是说他们不能让孩子在学校出不起基本花销,而是对于他们来说掏空家底的学费。
要是那会有这些余钱,说什么也不会阻了大丫的路,叫她一辈子埋怨。
基本开支吃食堂只需要拿粮食换饭票,生活用品用不着几个钱,还能从家里拿旧的。
别以为她不知道,明面上矜持的王云明,自打租金到那地步之后,每天早上起床都晚了半个小时。
他们总算能松口气了。
眼下手里还有点余钱,张凤对王云山很是殷勤,也派出女儿在他身边打听。
王云山有些苦笑不得,不过念着侄女们是怀着任务而来,对她们说:“让你妈这下子买广播局对面和一中对面的铺子”
“好的,三叔!”三丫笑容满面的说,她的面颊红润,眼里装满了自信,打眼一看就是被家人宠大的孩子。
她和小宝是一个班的,因为大姐在那教书的缘故,人很爽朗热情,学习也是班里的班长。
王云山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毛绒绒的。
她往后躲了躲:“三叔,我回去写作业了。”
“去吧。”王云山挥挥手。
他看着侄女的背影,对妻子说:“这孩子现在怎么见了我就躲,还没说几句话的功夫。”
“你也不看看她翻过年就十岁了,还让你当小孩对待。”李芳舒白他一眼,“小女孩害羞了。”
“我们家小宝就让我摸她头顶。”王云山说。
李芳舒笑看他一眼:“给小平家孩子的满月礼送一身衣服,打一对手镯行不行?”
“再做一床被子吧,好歹是大姐家第一个孙子辈。”王云山说。
李芳舒笑着点头,王云山默默叹一口气:“小军都参加工作了,我印象中他还没我肩膀高。”
“你也不看看你现在,白头发都长了多少了。”李芳舒笑,“我们老了,孩子们也就大了。”
王云山说:“哪有?才三十几,怎么就老了。”
李芳舒笑着摇摇头,说:“你下次去t城的时候,给二姐带点核桃,顺便问问她有没有什么要捎的。”
王云山点头:“要不是她现在忙,我都想开车带她回来,反正方便。”
李芳舒嗔他一眼:“嘴皮子功夫强。”
“我把小刚和小丽带回来吧,叫孩子们凑凑热闹。”王云山想起还在上学的两个外甥说,“也叫咱爸开心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