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兴国(572)

作者:寻香踪

马斯特曾经是混凝土泵车行业的翘楚,它的技术曾经一度傲视群雄,让其他竞争对手失去竞争力。

但它体量太小,技术也不能形成垄断地位,其他企业一旦突破技术壁垒,它原有的优势便荡然无存,跟其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最要命的是它的产品太单一,跟大型机械工程企业一打价格战,它就只剩下死路一条。

这也是近年来马斯特经营状况越来越差的原因。

参观完工厂,他们跟马斯特的高管们交流了一下信息,了解了当前公司的经营状况。

但具体的并购方案,还得跟真正的老板托马斯·海尔曼当面聊,毕竟他才是公司真正的拥有者。

海尔曼本人并不在波恩,他住在柏林,马斯特的人说他后天才能赶过来。

行远的几个人在一起交流心得和体验。

郁行一说:“除了技术和品牌,马斯特存在的问题太多了,收购下来,还需要一笔不小的投资。”

郑松柏附议:“是这么回事,那些机床都老掉牙了,我们都不用了,他们怎么还不舍得换啊。为了节约成本不愿意投资新设备,事实上,成本更高。”

远夏点头:“的确是这样。收购下来的话,就得进行设备更新。”

司红锦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投入,我估计至少还得再投资几千万欧。”

远夏说:“明天海尔曼还不会到,我们去附近看看吧,找找有没有地方可以投资建新厂的。”

郑松柏惊讶地说:“怎么,你们打算把这个厂拆了重建?”

远夏笑着摇头:“当然不是。我想在德国建个分公司,生产一些微小挖掘机、挖掘装载机等产品,供应欧洲市场。”

司红锦说:“打算在德国建厂吗?德国是欧洲工业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但它的各方面成本也高。不如找个东欧或者南欧国家吧,欧盟成员国之间进出口是免税的,就是需要点运输成本。”

郑松柏说:“但是德国有成熟的技术工人,这点是其他国家没法比的。”

陶阳说:“还得考虑工人罢工的问题。”

远夏无奈地摊手:“要是真的都考虑起来,欧洲哪国都不太合适。不过我准备还是以机械化为主,工人数量会比较少,产量也不会太高,一年顶多也就是几千台,所以在德国还是别的国家关系不大。”

郁行一点头:“你说得对,机械化之后对工人需求量不大,从管理到工人,有几百人应该就差不多了。我们明天出去转转?”

司红锦在国外生活时间比较长,比较了解国外的情况,她说:“可以跟当地政府联系一下,他们应该会很积极主动引进外资的。”

远夏说:“师姐说得对。那明天我和行一去市政厅了解一下情况,陶阳跟我去,郑工和师姐你们自由安排吧,去附近转转都行。”

“行!”

第240章 谈判

于是第二天,远夏便和郁行一陶阳一起去了市政厅。

还叫上了德语翻译,虽说德国英语普及率高,但也得以防万一,毕竟德国市政厅的文件不可能都有英文吧。

果然不管是哪个国家,对外企投资都是极其欢迎的,尤其是能够带动大量工人就业的实体经济。

德国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还是不错的,至少不会像南欧国家那样,工作日去市政厅办事还未必碰得到人。

所以远夏第一天去,就有收获,拿到了一堆招商引资的资料,教你如何在德国开公司。

由于建工厂用地面积比较广,这需要跟波恩所在的北威州政府协商,选定地址修建工厂。

建厂不是一天之内能搞定的,今天只能先了解一下情况,等跟马斯特谈好收购案再考虑。

翌日,马斯特的老板托马斯·海尔曼过来了,远夏与他在马斯特公司见了面。

他们见面的地点并不是会议室,而是老板办公室,海尔曼坐在沙发上接待他们,算不上正式谈判,倒像是寻常的会友。

海尔曼先生须发皆白,是个面色红润腰杆笔挺的矮小老头,精神状态非常不错,他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跟远夏他们沟通并没有障碍。

远夏对海尔曼先生表示出了极度的尊重,对于技术出身的同行,他总是尊重的,更何况马斯特的混凝土机械一直以来都是行远学习追赶的模范。

“海尔曼先生,我是来自中国的远夏,很高兴认识您。您和马斯特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同事和公司向您表达诚挚的谢意。”远夏双手握住海尔曼枯瘦的手。

海尔曼灰蓝色的眼睛看着远夏,眼里含笑,点头说:“我早就知道你了,请坐。我该叫你严先生?”

上一篇:天灾种田记 下一篇:黄桷树

寻香踪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