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兴国(286)
远夏笑着说:“感谢你们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确实是自主研发的机器,研发人员是越大机械系的老师们,我们还跟多家大学和研究所合作,是纯国产的电动缝纫机。对了,你们怎么没在广交会上下单?”
韦大强说:“本来想下的,但想到回北京不是正好要经过越城,就顺道过来看看。还想跟远老板讨个准话,要是机器出问题了,真的会上门维修吗?”
远夏没有犹豫,说:“真的。”北方地区的服装厂不如长三角与珠三角有名,但不代表没有,北京就有不少服装厂,此外还有被服厂,这些都是能用得上电动缝纫机的,只要打开局面,去北京开个门店也未尝不行。
杨丽芬说:“真的吗?我们那么远,你们也愿意跑来上门维修?”
“我们承诺了这个售后服务,就会尽量提供服务。”远夏说。
韦大强说:“你看我们都上门来采购了,价格有没有优惠呢?”
远夏说:“那得看你们的需求量了,需求量大,优惠就大一些。”
两口子凑在一块儿商量了一下,韦大强说:“我们打算买八台缝纫机,两台锁边机。”
远夏说:“可以打个九五折。”
韦大强说:“不能再优惠点?我们都亲自上门来了。”
远夏笑着摇头:“我们今年的产品已经是非常便宜的了,全场价格最优惠。你知道为什么最优惠吗?那是因为我们是自己研发的,成本相对最低。但为什么不能再少呢?我们研发这个机器,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而且还要持续研发投入,真不能再便宜了。在广交会上我们交易量超过五十台才有这么大的优惠。”
韦大强说:“我跟我老婆再考虑一下。”
这时马东方过来了:“远工,菜已经差不多了,可以来吃饭了。”
远夏说:“二位远道而来,肯定还没吃午饭吧,在这里用顿便饭吧。这边请!”
两人也没推辞,他们下火车之后,就找行远厂的地址,说实话,并不好找,加上跟南方人沟通不便,白跑了不少路。
就在两夫妻发飙快要放弃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地方,好在接待他们的是一口东北口音的马东方,让他们倍感亲切,现在远夏也是一口标准普通话,他们这才打定主意准备买机器。
忙了一上午,这会儿早就饥肠辘辘了,远夏又这么热情,自然不会拒绝,跟着去食堂吃饭。
厨房里做饭的是张亚军父母,他们原本都在街道工厂上班,结果街道厂办不下去,他们都下了岗。
张亚军听说厂里要招厨师,便自告奋勇推荐了自己父母,他认为自己爸爸做饭很好吃,事实也果然如此。
张氏夫妇正好也是比较细心的人,他们在后厨工作,将伙食和卫生都打点得非常好。
饭桌上,他们又聊了很多,关于远夏和马东方是哪里人,怎么有一口北方口音等。末了说到最后,客人还是想要更大的优惠:“老板你看我们如此有诚意,再给我们算便宜点吧,我回去帮你介绍客户。”
杨丽芬说:“是真的,我还认识好多开服装厂的老板,他们都还在用脚踏缝纫机呢。”
远夏笑着说:“你介绍同行来买机器,不怕他们跟你抢生意?自古同行是冤家。”
杨丽芬说:“服装的种类多啊,我们做女装,还有做男装和童装的,还有专门做老年人衣服的,虽然是同行,但并不是竞争对手,抢不了我们生意。”
远夏说:“那行吧,我们再让一点,九四折,不能再少了。”
对方虽然还想再砍点价,但远夏坚持不退让,最后还是签了合同,买了十台机器。
远夏还以为要跟回北京去拿货款,没想到这对土豪夫妇带了大几万块现金在身上,直接将货款给结了。
远夏安排技术人员跟着这对夫妇回去安装机器,并且还给了这对夫妇一沓子名片,让他们回去帮忙发一发,说不定北方的市场就这么打开了呢。
进入五月之后,物价涨得更快了,抢购风波越来越明显,银行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排队等着取钱。
百货商店也都挤满了买东西的人们,觉得能用得上的或者将来能用得上的,全都不要钱似的往家里搬。
远夏身边的人也有被影响的,最直观的就是屈教授,他们家买了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买来自用倒是无话可说,他们是买了来给屈文渊和远秋结婚用的。
屈文渊跟远夏诉苦:“我们家房子本来就窄,我爸妈买了这么三大件放在家里,都快转不开身了。我说送到小秋那儿,让她先用着,小秋怎么也不同意。”
远秋红着脸说:“那不是结婚用的吗?现在又没结婚,怎么能现在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