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首富发家记+番外(103)

作者:孟冬十五

至于那些味道差一些、食材不是那么新鲜的,手札中也没有过分抨击,而是中肯地给出结语:“不失为寻常百姓办喜宴的优先选择。”

这份手札完全出于各位品评者的本心,赵惟谨除了请人之外没做任何干涉,所以十分令人信服。

这样一来,河沿儿食肆虽然失去了很大一块市场,但也就此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眼中的“高端产品”,但凡追求体面的都会选它。这些人家还惯爱大办,一场喜宴下来少说上百桌,食材也往往选最好的。

几场席面下来,林悠然算了算,竟比上一季频繁接活的时候赚的还多了些。

又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分钱!

这次,除了忙碌了一整月的妇人收获满满,连同帮着做桌椅板凳的兵士、养鸭子的曲老汉父子、杀鸭子处理食材的村民都拿到了钱。

毫不夸张地说,半个村子都得了林悠然的好处,当然,是用劳动换的。

以林四郎和顾大郎为首的小家伙出力极大,一人也得了一块碎银子。

林四郎悄悄把碎银拿回家,钱氏差点又冤枉他是偷的——她辛辛苦苦种地一整年都赚不到这么多!

半夜三更,钱氏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她把林老三推醒,厚着脸皮问:“你说,我若是去食肆那里干活,吖吖会不会收我?”

林老三憨声道:“想也别想,老实在家待着,省得再被人利用,落得和赵氏一样的下场。”

钱氏想到赵氏,缩了缩脖子,讪讪道:“昨日我去县里给婆母抓药,瞧见二嫂了。她瘦了一大圈,穿着打扮也没从前体面了,一晃儿老了十岁似的。”

林老三皱了皱眉,道:“休要提她,若非她几次三番坑害吖吖,哪里会连活计都找不着?”

如今在这一片办流水席的多半是林悠然教出来的,大伙存着感激之心,怎么可能收下赵氏?赵氏挣不到钱,又不愿做农活,只能日日到县里晃悠,假装忙碌。

不光是她,那个和蒋厨子勾结抹黑河沿儿食肆的翟韩氏也没落到好。

她被村里人指指点点,再也伪装不成慈母了。翟郎君趁机和她分了家,将新妇接到保州,夫妻两个租下一个小小的宅邸,过起了平淡却温馨的日子。

转眼到了下元节。

当地习俗,这日忌杀生,民间工匠要拜祭炉神,也就是用炉子炼丹的太上老君,家家户户用红豆和白面蒸“豆泥骨朵”。

食肆中也应景地蒸了一笼,崔娘子手巧地将面团捏成了四季花朵,春有桃花,夏有芙蕖,秋有金菊,冬有红梅,红艳艳的豆泥刚好做点缀。

孩子们一人捧着一个,吃得香甜。

林悠然再次拿出一份契书,是给林阿姑几人的。

“按了手印,以后姐姐们就成了河沿儿食肆的小东家,除了每月的工钱,还能拿到分红。”

不用想就知道,妇人们一定会拒绝。不是不愿意,而是这个诱惑太大了,她们不好意思接受。

林悠然早就想好了说辞:“姐姐们先别忙着拒绝,我也是有私心的。若有了分红激励,大伙就不是为我打工,而是为自己打工了,谁还好意思偷懒?不光你们,将来再有了新员工,只要考核通过,也是这般待遇。”

只有让合作伙伴赚到钱,自己才会源源不断地有钱赚。这是林悠然的赚钱小窍门之一。

妇人们心情复杂地按下手印。

上次按手印,还是得知丈夫战死,在衙门领取遗物和微薄的抚恤金的时候……

已经许久没想起从前了。自从来了河沿儿食肆,已经渐渐忘了伤心忧虑,因为每天都过得充实忙碌,根本没时间自怨自艾。

“下雪了!”

下元节的初雪,预示着整个冬日的好运气。细细的小雪粒飘飘洒洒,在屋檐落了薄薄一层。

林二丫目光灼灼地望着林悠然,“阿姐,可以穿‘鸭鸭衣’了吗?”

林悠然被她的说法逗笑,点了点头,“穿吧!”

孩子们欢呼一声,争先恐后跑到小隔间,拿出属于自己的那套“羽绒服”。

林悠然依着古代的服装样式做了改良,下身是一条稍薄的羽绒裤,上身则是齐膝长的交领羽绒袄。

最难的还不是样式,而是布料。寻常布料鸭绒会钻出来。林悠然琢磨了许久,才选择了防水布做内胆,唯一的缺点是不透气,好在足够暖和。

孩子们穿着花花绿绿的羽绒服,欢欢喜喜地在雪地里跑着,摇摇摆摆的模样还真像一只只小鸭子!

妇人们不禁感叹:“养了几十年鸭子,还不知道能用鸭毛做衣裳!吖吖哪里来的这么多新鲜主意?”

林悠然早就想好了说辞:“北地天寒,穿什么的都有,我也是东拼西凑学来的。”

孟冬十五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