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逃荒种田记(21)

作者:明月端绮

离灾民有一段距离后,一行人仍心有余悸。

刘安垂眉丧气不说话。

李大成说道:“以后这样的情况还会很多,逃荒路上最难的是要狠下自己的心,如果再有谁觉得咱们的粮食多,想做个活菩萨,现在就可以离开。你要想想,你发了善心,害得可就是自己。”

柱子娘在鱼娘身边悄悄抹了眼角的泪,“可怜啊,都是可怜人。”

顾氏脸上也有不忍之色,她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想到那个奄奄一息的孩子,“若是不离开下河镇就好了,咱们就遇不见这些灾民了。”

鱼娘手把手教二丫编东西,她明白这次灾民拦路只是一个开始。

而接下来,她会看到更多凄惨的景象,鱼娘有些烦躁,一不小心就扯断了手里的麦秸秆。

又走了半天,终于到了一个城镇,李仲海道:“天已经黑了,咱们进去找个地方过夜。”

赶着驴车进了城门,鱼娘看到两边的街道上居然有不少卖吃食的。

灾民围在摊子面前,从破破烂烂的衣服上摸出几个铜板,换来一个黑乎乎的饼,刚拿到手就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

定睛一看,那卖的都是平日里不能吃的东西。榆皮面、红薯秧、茅草根、花生壳、麸皮、棉籽饼,但凡找到的能入口的东西都被摆在上面了。

以前喂猪牛的食物,现在至少要十文钱一斤,要知道,素日里的鸡蛋也才一文钱一个。

进了一家客栈,鱼娘环顾一圈,轻轻冷冷的,没有什么客人。

李仲海问跑堂的小二,“你们客栈可有大通铺?”

小二道:“自然是有的,大通铺一人三十文。”

“这么贵?”李仲海还没说话,刘大舅就插嘴了,“你们这不是在宰客吗?”

小二露出个为难的笑,“这位大爷,我们哪敢啊,实在是最近什么都在涨价,若不涨价,小店实在经营不下去了。”

李仲海又问:“可包吃食?”

小二道:“不包,外面价最贱的榆皮面都十文钱一斤了,若是供应吃食,小店就要倒闭了。”

李仲海叹口气,对李大成说道:“爹,虽然价是贵了些,可外面不安全,我看不如住下吧。”

李大成点点头,“咱们一行人有老有少,若非必要,能花钱换个安心最好不过了。”

李仲海对小二说道:“你去把驴子牵到后院喂些草料,再去给我们备些热水。不知你们客栈都有些什么吃食?”

一连吃了十来天干饼,能换换口味也是好的。

小二道:“我们客栈晚膳有馅饼和蛋花汤,馅饼二十文一个,蛋花汤十文一碗,别的客官您要是想吃,只要有食材,我们都能做。”

李仲海想了想:“来五十个馅饼和三十五碗蛋花汤。”

回头对众人说道:“一人一个馅饼一碗蛋花汤,吃不饱的可以再吃一个馅饼。”

刘大舅说:“这钱不能让你们家都出,我家的我自己出。”

李大成制止了他,“大哥,你说这些不就见外了,咱们几家相互扶持一路往南,钱财怎能分的如此清楚。”

鱼娘在心中默默算了算,住宿一人三十文,三十五人就是一千零五十文钱。

馅饼二十文一个,五十个馅饼一千文钱。

蛋花汤十文一碗,三十五碗蛋花汤就是三百五十文钱。

加起来共两千四百文钱,一千文钱可换一两银子,现在因天下大乱,银子不易换,大约一千二百文钱可换一两银子。

这样算起来,光是今晚的住宿和吃食就要花掉二两银子。

这么大方地花钱,可见自己家还是有些家底的。

客栈小二把饭菜端上来,馅饼里面都是菜,没一丝肉味儿,但好在量足,一个小孩子吃一个馅饼喝一碗蛋花汤是肯定能吃饱的。

鱼娘喝了口热乎乎的蛋花汤,咸香爽口,比起干硬的饼要好吃太多了。

天上的月儿圆,离家十来天,中秋节快到了,而今年的中秋注定要在逃难路上渡过了。

鱼娘有时会惆怅地想,自己这个重生好像也没什么用。

前几年年龄小,陈氏看的紧,连镇子都不让她出去。

后来终于长大了一点,鱼娘借着前世的知识,展露了一点小聪慧,结果也并没有被家人令眼相看,还是依旧喝着红薯稀饭就咸菜吃。

终于到了逃荒路上,自己又有金手指,鱼娘回忆起上辈子大半夜躲在被窝里看的小说,心里稍微有些激动,难道逃荒才是我大女主事业线的开始吗?

可当看到路上的灾民一个个面黄肌瘦,饿的几乎走不动路,到处挖野菜根吃。鱼娘心里难受到了极点,却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她没有本事一呼百应领着灾民去造反推翻昏庸的皇帝,也不能大发慈悲之心给灾民喂月光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