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妻为男(12)

作者:魏先森

孩子们还小,只要大人悉心教导,心术不会坏。再者说来,安家如今四散凋零,到了景和这一辈儿,只有……

景和,安韶华想到景和冰冷的身体,仿佛还在自己怀中。

幼时的景和是个小胖子,软软糯糯,说话总有点不利索。喝水,就要说成哈吹。怎么教导都改不过来。

安家人少,所以没有家学。顾家以武传家,也没有。景和四岁的时候,安韶华亲自给他开蒙。那时候见天儿地跟顾銛斗智斗勇。顾銛坚持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学道理,却不该学写字。尤其安韶华还给景和做了一个小沙袋让他吊在腕子上临帖练手劲,顾銛当时都气坏了,扯下沙袋一扬手给扔过了墙,指着安韶华喊,不许虐待他儿子。

天地良心。那些个鸿学大儒且不说,就单说近些年的进士,国子监的学子,哪一个不是从小这样过来的?幼时不吃苦,将来何以一展抱负?

揪揪扯扯,磕磕绊绊,幸而景和自己懂事好学,几年下来,一笔字也拿得出手。

等到景和七岁,安韶华拜托了舅舅,把景和送到谢家的家学。顾銛是个宠溺孩子的,居然每天都要去接。安韶华说了几次,既是去人家家学,就跟着同龄的孩子吃住在一起。别的孩子七八岁就能照顾自己,景和也能。最后是母亲开口,顾銛才歇了天天去接的心思。

现在想来,安韶华才发现,自己对景和的关心都在学业前程上,吃喝拉撒竟从未上心。顾銛这些年在这些细细碎碎的琐事上花费了多少心思,才能把孩子教育地这么好。

也难怪——难怪景和下葬之后,顾銛就带着景秋走了。

他从来不怪顾銛离开,这样一滩烂泥般的家,对于顾銛来说,早已经算不上是家了吧。

安韶华斜倚在窗前,渐渐体力不支,瘫坐到地上。

灯油不继,灯火晃了几下,熄灭了。

夜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恍惚间,安韶华似乎是睡着了,又可能只是迷糊了一下。

等他再醒来,双目刺痛,口不能言。不知身在何处,不知日月寒暑。发烧烧得恍恍惚惚,以为自己大限将至。

后来他才知道,萱娘的亲戚在一处流民聚集的破庙见到了他,彼时他已经失踪了五日之久。等他回了家,治好了病,才从萱娘口中得知,月娥带着几个孩子走了,带走了家中的全部钱财。至于他写好的状纸休书,萱娘一概没有看到。

当时发生了什么,是何人所为简直是再明显不过。若说从前对月娥还有点犹豫,现在只恨自己下手太晚了。

好在萱娘娘家的铺子在宁玉名下,铺子里还有些存银,安韶华才得以医治。

只是动手之人太过狠辣,他的眼睛跟喉咙已经是没法治了。

安韶华半生大起大落都经过,忽得一日变得又瞎又哑,心里郁郁是有的,却不至于从此消沉。他还有萱娘跟宁玉,他要是倒下了,留下孤儿寡母要如何过活?

就那样过了清苦的三年,个中辛酸无处言说。

这三年里,改天换地。

顾銛如今是皇上亲封的神武大将军,景秋……如今叫顾流星。是继承了卫国公府的顾公爷。

好啊,比留在自己身边好。这是顾銛的运道,也是顾家的命数。

他不求有生之年能再见顾銛一面。

不求景秋将来会想起他还有个爹在吴县。

只求顾銛能平安终老,再遇良人。愿景秋宏图大展,子孙繁盛。

………………

这三年来,他身子时好时坏。旧伤难愈,底子也坏了。不久前兵乱,为了不让宁玉被征兵的人带走,他们卖了宅子住在铺子里。安韶华让宁玉娘儿俩睡床,自己坚持睡在地上,哪知着了凉,原以为不打紧,多喝点水捂一捂也就好了。毕竟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哪知道人老了身子这么不经事,竟烧了起来,神志也一阵清醒一阵糊涂。

就好比刚才,他还以为是顾銛救了自己,还幻听,以为自己听到了顾銛的声音。呵呵……真是痴人说梦。

“我会留下几个人,照顾你们的生活。”顾銛的声音听不出喜悲。

顾銛!真的是顾銛!

不知现在顾銛怎样了,三年时光,在他身上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记?不知道顾銛是不是带了景秋来?啊……对,如今不能叫景秋了,要叫顾公爷。

安韶华心口涨的发疼。若是自己能看清,是不是能在顾銛脸上看到怜悯或者快意?无论顾銛现在是什么表情,他真的想再看一眼。

“吴县如今不太平。过段日子,我派人来接你们去永安。至于月娥母子几人,就不要问了。他若是醒了……”顾銛要留下人照顾安韶华一家,其实并不全是为了安韶华。安韶华看不到,顾銛招了招手,来了一个老嬷嬷,怀中是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