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老是你(113)

作者:胖咪子

雨云向来是最没准儿的,一片乌云飘过来,雨说下就下,码头上做生意的摊贩来不及收拾,手忙脚乱地铺上油布,四下乱窜躲雨去了。

夏和易送别武宁王回来,只在自己房门前略停了一刻,心里还惦记着京里的消息,想去寻白五爷,她有很多话得问,可还没迈出步子,就听前头有人来报,说姚四姑娘来串门子了。

话音未落,年轻姑娘百灵鸟似的嗓音便转过转角响起来,“我在船上兜了一圈,夏二姑娘原是在这儿呢。”

在大门口撞个正着了,再不待见也不好推脱了,夏和易笑了笑,“船上闷久了,我上去略散散,姑娘来得巧,我刚回来,您就来了。”

说着招呼人往屋里坐,坐下来各自倒上香茶,客套的寒暄是少不了的,你来我往好一阵功夫。

姚四醉翁之意不在酒,横竖昨夜她进了武宁王房里的事儿大家都知道,干脆也不遮掩了,每说上三句,话头就得往武宁王身上引一引。

夏和易听得心里不舒坦,偏装没听清没听明白,句句和她打太极,刻意略过那些,实在被问得烦了,直接说:“咱们这一路走来,也算得上是惊心动魄了,就问这世上,一道经历过地陷的能有几人呢?大难不死的缘分,足抵得过千金万金了。可惜俗话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明儿就要分别了,我想着是极舍不得的。不知您问过白五爷没有?路上是怎么个处置法?心里有数,早早准备起来,临行也不至于太慌张。”

姚四笑里顿了顿,缓了笑意说:“这不,临时决定换水路走,原先的计划全打乱了,一切要劳烦五爷重新安排,据说少说要滞留三五日。”

夏和易往码头上瞧了眼,说正好,“姑娘可不趁这个时候上城里转一转,将来嫁了人,再像今儿这么自由自在可不容易了,我听说总兵家姑娘一靠岸便领着人进城逛去了。”

逐客令的潜台词呼之欲出:你可快走吧,不要耽误我办正经事。

姚四是个稳得住的,笑脸都快僵了,仍说不急,“我跟姑娘一见如故,正愁寻不到机会聊上几句,瞧着雨没个完,待雨停了再去也不迟。”

做客还赖着不走的,也算是少见。夏和易见赶不走她,干脆作罢了,反正她想知道的事儿,找姚四打听也是一样。

她招呼春翠备茶点来,一壁问姚四:“我长久在外,京里的事反而疏忽打听了,姑娘既然进宫参选,想必皇后娘娘已掌中宫了罢?”

姚四昨夜被武宁王晾了个透体,心里本是恹恹的,一听她问这个,立刻抖擞了起来。泾国公府想把大姑娘送进宫当皇后的事儿,权贵间早就传遍了。瞧着昨儿夜里武宁王对夏和易着急的样儿,估摸是被迷得五迷三道了。姐姐嫁哥哥,妹妹嫁弟弟,全天下的好事都想被他们夏家一家子占去,也不瞧瞧祖坟埋得兴不兴旺,天底下哪儿有那么便宜的风水。

姚四昨儿吃了哑巴亏,眼下巴不得看夏和易笑话,端起茶盏半遮住笑脸,答得十分细致,“是呢,娘娘出自左柱国家,是行六的姑娘。想梁爵爷位列六大学士之首,身上又兼着兵部尚书的职,夫人是怀亲王家嫡出的小姐,论尊贵,的确再没哪家能比得上了。”

嘴角咧得大了,说得就快要忍不住笑了,姚四按耐着拿帕子掖了掖嘴角,“姑娘打小京城长大,勋贵间来往见识多,应当比我更清楚才是,我在姑娘跟前解释这些,可是太多余了。”

夏和易慢慢放下茶盏,淡淡说“是嘛”。

面上平静,心里却是结结实实慌了,借势转头去看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怎么会这样?她不过离京短短几个月时间,京里说是天翻地覆也不为过。她走之前,满朝文武尚未有人得封左柱国,梁林又是什么时候位列大学士之首了?那她的外祖父潘文忠呢?

更重要的是,一切都似乎和预想中不一样,她不告而别之后,难道大姐姐没有当上皇后吗?为什么?

门被轻轻敲响了,外头有人送了茶点来,来人却不是春翠,六河端着托盘进来,笑着说:“王爷在外不放心,特命小的来伺候夏二姑娘。”

夏和易哎呀站起来,“那怎么能行哪。”

听得姚四心里一阵唏嘘,姑娘见姑娘,嘴上不说,心里少不得要从头到脚比对一番,夏和易生得美,要是不美,大概也没法子把武宁王勾住,只不过她不是时下流行的雨打娇花似的美,她更像是蒲苇,原本柔和的五官里莫名透出一股少见的韧劲儿来,中和掉了那份娇柔的可爱。相貌是老天爷赏赐,旁人没得挑剔的,也就不提了。对姚四来说,同是女人,能被爷们儿在意成那样,说不艳羡当然是假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