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沉渊(46)

作者:七里上帛

此时,众人只听得一道中性和煦的声音响起:“我想学财经,不知能不能换?”

人群里,似乎炸出了一道惊雷。

众人一望,是那位携驴带狗,笔试第二的云子陌,此刻他神色自若,眼眸却尤为亮晶晶。

这云子陌,脑子想不开吗?竟想学低贱之业?

云子陌想的是,她学会生财之道,以后便不用依靠父亲,慢慢也能自谋一份家业。

“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若从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云子陌,记住你说的话,愿你不忘初心。”

竟是昨日复试的孙夫子,他似乎专门卡在这个时候出现。

云子陌正色道:“谨记,多谢孙夫子。”

若她有幸在财经之业上获得成功,自然忘不了兼济天下。

孙夫子满意地点点头,转过身去,翩然远去。

李为教务长当即允了云子陌,又报出了一名学子的名字,与他调换了。

云子陌不知,她此举在众人眼里泛起了多大的波涛。

自此,青云书院开玄门大陆之财经先河。

博陵城的财经之业,培养了无数经商之才,商人的地位逐渐被提高,后被周边各地书院陆续效仿。

就此,云子陌正式开始了青云书院的财经学业之涯。

作者有话要说:

据今人所编《对联集锦》载,相传清代的时候,江南某地有一位名士,游览四川成都望江楼薛涛故居时,触景生情,写了一句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这位名士在成都住了半年,日日登上望江楼,天天苦思冥想,却始终对不出理想的下联,因此,郁郁回乡去了。百多年来,到望江楼的游客成千上万,有谁能续此下联呢?

无数文人贡献出来:

问天台,问天阙,问天台中问天阙,天台何年,天阙何年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景万年

思神州,思神筹,思神州时思神筹,神筹万代,神州万代

(……)

第18章 以咏歌言志向

青云书院,枫林。

时节未入深秋,枫叶还未红透,黄色的枫叶也已开得漫山遍野,映着那蓝天白云,房屋瓦舍,清泉水流,倒像一幅清浅的水墨画。青云学子的居所,就在这层林尽染之中。

穿过露天穿堂和长长的抄手走廊,路过一道山道,盘旋曲折。闻得流水声越来越响,草木芳香愈浓烈,再进得一道古朴的垂花门,众学子眼前一片开阔明朗。

此时,日薄西山。清溪幽幽,枫树掩映之中,伫立起间间雅筑。此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众学子沉迷在如画的景色之中,耳边传来李为教务长的朗朗之音。

“此乃青云雅筑,为青云学子居所。每人一间。另,青云书院实行旬休制,每十二日可休沐两日,其余时日皆不得迈出书院一步。”

又有数名书童捧了一叠白色衣物走了过来。

“青云学子,皆统一以青云带束发,着青云服。”

李为教务长为每位学子安排了不同的房号,再嘱咐了一些事宜,便自去了。

众人领了青云服,推开一扇扇简朴的小门。

房间内陈设正好,一床、一桌、一椅、一柜,棉被等琐碎之物皆已备齐。

映着窗外那满山枫叶,此间煞是一块读书妙地。

第二日,众人就奉上了各自的束修。

云子陌和容城囊中羞涩,也没有假装慷慨,只拿卖菱角得来的银子好言托了书院里的厨子下山买了些许材料,又去后山取了毛驴一路驮来的锅碗瓢盆,自制了一些糕点奉上。

云子陌此举,夫子们笑纳,却被一些以齐珩带头的学子们暗暗嘲讽了许久。

终于到了讲学第一日。

青云雅筑内,青云学子皆束了青云带,着了青云服。

他们三五成群,走过枫林、越过山道、再穿过那长长的抄手走廊,从青云雅筑翩翩行至青云讲堂。

青云服修身又宽松。里衣素白,中衣是交领长衫,领口处呈竹青色,绣了几片小小的云朵图纹。外袍似纱质,又透不见内里的光景,宽大的袖摆处绣了几朵较大的云朵图纹。衣摆处尤为简练,并不拖沓。

玉色腰带上绣的云朵图纹围了长长的一圈。

青云讲堂内,正授国学课业。室内学子芸芸,一派飘逸潇洒。

青云讲堂十分之大,可容纳百人有余。侧方墙壁悬挂了梅兰竹菊等风雅字画,正中墙壁雕了两朵极大的青云纹,左右设一对联上书:书以常读乃及远,山因直上而成高。

下设一宽大书案,书案侧方雕有云朵纹饰,上置有一盏清茶、几卷书、一枚长长的戒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