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番外(186)
可他的腿伤……所以,现在还不行。
真是可爱的男人的自尊心啊。
校嘉华像是猜到,突然邪恶了一下,蛊惑道:“恪言哥哥,如果你的腿不方便,需要我……帮一手吗?”
帮一手,手……白恪言满脑子,都是她的纤纤玉指。
男人的呼吸,更局促,更激动了。
“笑笑,谢谢你……”
然后,他拒绝了她。
第74章 夏装
新婚夫妻捐出礼金,自掏腰包架电线、安灯泡,造福老家的行为,得到了乡邻的无数赞赏。
等到电线架好,白恪言和他的战友们,还专门给老乡科普了用电安全知识。村镇领导甚至做了锦旗,写了两封感谢信,分别寄到校嘉华的公司,以及白恪言的部队。
这一切,让他们的婚礼格外有意义。
不过,对他们而言,唯一的弊端大概就是,明明新婚燕尔,他们来不及如胶似漆,就不得不再一次分别。
好在校嘉华早就习以为常,反正唐僧肉又吃不到,分开后看不见,她也就心不烦了。
更何况她还有充实的工作,可爱的儿子,每一样都足够她操心的。
而这一别,就是三个月。
白恪言回到基地,立即投入了新的发射工作。直到四月下旬,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任务完成后,白恪言和校嘉华才又恢复了通信。
白恪言在信里说,他已经成功通过了上海研究所的笔试。而在面试之前,研究所的教授得知他荣获部队一等功,以及为家乡捐赠电线的事情后,立即决定,对他破格免试录取!
所以,只等六月中旬一退伍,白恪言就能去上海报到了。
接到信件后,校嘉华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当初,为了让白恪言不屈才,安心考取上海研究所,她曾夸下海口,会想办法去上海工作。
可现在,别说去上海了,就连出省都费劲。
也许,白恪言的新单位福利足够好,能解决妻儿的落户问题。可是,在上海没有工作,去了只能当家庭主妇,校嘉华宁愿留在太丰县,当个逍遥经理。
校嘉华烦恼了几天。五一劳动节过后,国棉厂的仝厂长来到公司,敲响了她的办公室。
一进门,仝其芳就大吐苦水。“笑笑妹子,怎么办,我最近快烦死了!”
五月初的气温已经回升到了二十多度,天干物燥容易上火,校嘉华急忙打开电风扇,倒上凉白开,安抚道:“仝姐,您别急,有什么问题,慢慢说。”
仝其芳喝了水,叹气:“还不是因为棉衣生产线的事!”
原来,去年冬天,国棉厂生产棉衣后,迅速在全县打开了口碑,群众需求增加了,省领导也打来电话,鼓励加大产能,多多益善。
订单任务变多了,数量大,任务紧,只能继续增加生产线。厂里现有工人不够用,仝其芳又向领导申请,增加岗位编制,一口气招聘了三十个新员工。
招聘到位后,效果是显著的,新老工人在生产车间,干得热火朝天。可时间一晃,冬去春来,天气变暖,棉衣的需求,就立即下跌了。
“这个很正常,只能先把棉衣生产线关了。”校嘉华建议道。
“难就难在这里。关闭生产线容易,可是我年前招聘了三十个工人,怎么办?”仝其芳解释,“他们多数是女工,上有老下有小的,才干了几个月,让人家说走就走,我怎么过意得去呢?”
找不到解决办法,只能先耗着,一耗就是两个多月。到了四月底,工人要吃饭,还要发工资,实在不堪重负,仝其芳才又找到了校嘉华。
校嘉华又想了想,“既然不能裁员,那咱们就继续生产服装吧!”
仝其芳:“笑笑,你怎么又绕回去了?大热的天做棉衣,只能搁库存、压箱底!”
校嘉华笑:“仝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能生产棉衣,还能生产外套、裤子、连衣裙嘛。不过,现在生产春装太迟了,接下来,五六七八这四个月都是夏天,季节性长,不如我们直接生产夏装!”
仝其芳皱眉:“生产夏装?这个办法也有人提过。可我们是国棉厂,现在又是生产棉衣,又是生产单衣的,都快变服装厂了,这不是乱了性质吗?”
校嘉华没说话,翻开桌子上的笔记本,在纸上画了一个两头高、中间低的半圆弧。图案简简单单,像个优雅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仝其芳不解:“这是什么?”
“微笑曲线。”
校嘉华接着提笔,在曲线两头的波峰位置,分别写下“设计”和“销售”两个词。她又在曲线中间的波谷位置,写下“原料加工”四个字。
“笑笑,你这又是什么意思?”
校嘉华进一步解释:“仝姐,你想一想。建国以来,社会生产力、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在逐年提高。以后,大家不仅只追求吃饱穿暖,更希望通过穿衣打扮,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所以未来的服装纺织行业,设计和售卖环节,将会越来越重要。而面料生产、加工环节,只会不断下沉,减少竞争力。这就是微笑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