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番外(135)

作者:诵持

城北供销社的社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转岗教师。他今天身体不适,临时请了病假,社里只有三个年轻的姑娘、小伙看店。

这些姑娘、小伙都是二十出头,和校嘉华同龄。年轻人嘛,性子总是活泼一些。

以前,校嘉华来巡店,他们都不太拿她当经理看。开起“姐姐妹妹”的玩笑,总要被老社长骂没大没小。

而这次,或许是校嘉华刚从边疆回来,还有“劳动模范”的加持,社里的几个小年轻都很拘谨,脑门上一个个写着“崇拜”两字。

再加上校嘉华在边疆确实晒黑了一些,她不说话的时候,显得比往常更成熟、严肃,因而大伙也不敢造次,问起话来,都答得老老实实。

可惜,校嘉华没问几个问题,总是被络绎不绝的客户打断。

调研虽不能继续,但她也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比如,城北的客户虽然没有城东的多,但是质量却很好,买布往往拖家带口,一次买好几个人的。用现代话来讲,就是客单价、件单价都很高。

这也是为什么,城北的供销社虽然进店人数不多,但业绩高企,仅次于城东。

按照这个标准,城东群众的购买力,仍有开发、提升的空间,而且不止一星半点。

问题就在于,怎样让城东的群众,和城北一样“大方”起来。

.

城南这边的情况,则完全相反。

由于工作时间,不是销售高峰,城南这家供销社的客人并不多,校嘉华不用排队,径直走了进去。

社长加社员一共三个人,都是街道里的临退休大妈。见到校嘉华进来,原本在嗑瓜子、唠嗑的几个人,一窝蜂围了上来。

她们忍不住诉苦:“笑儿啊,我们这新布上来了,偏偏没别的供销社卖得好,这可咋办呀?”

又一个道:“最气人的,还是你的小丁助理,她老想着动我们的货,往其它供销社调。这怎么能行,虽然我们现在不卖,以后还要卖呢!”

大姨大妈们没把校嘉华当外人,校嘉华也不和她们见外。

她诚恳地解释:“阿姨,面料的组合调配,是我吩咐勤勤执行的。咱们县面积大,供销社很多,地域差异又大,货品必须流动起来,才能卖得更快,更好!”

大妈们抓一把瓜子,塞到校嘉华手里,继续唠。

一个道:“笑儿啊,不是我们不配合公家的政策。你也看到了,这附近住的都是老人儿,有的在建国前就是穷苦人家。现在的政府好,每年都给发布票。可他们穷苦惯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结果省到最后,布票都过期了,也舍不得用。”

另一个道:“是啊,新布毕竟贵,再等等,等到十月底。薄衣服不能穿了,他们自然会来扯新布,做棉袄的。”

校嘉华想了想,体谅道:“阿姨,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这样吧,我让勤勤以后调货,都给你们留一匹样布。后期,哪个颜色重新卖起来,再给你们调回来,怎么样?”

这样既顾全大局,又能保证供销社的利益,大姨大妈们都很高兴。

校嘉华调研了一整天,像是有收获,又像是没收获,只能先打道回府。

.

第二天是周末,按照计划,校嘉华要回青河村,回家看校大宝和小石头。

这几天心事重重,她乘车坐到镇上,才想起来,两个儿子想要的玩具还没有买。

镇供销社离车站不远,又是校嘉华的“老东家”,她果断决定,过去看看老同事。

上午当班的三个人,是新老配。于雪莲一个老员工,帮带左学军、会计孙淑芝,这两个新人。

尤其于雪莲,年轻又有经验,工作能力突出。钱玉珠离职后,她是供销社的重点培养对象。社长刘大通、老员工刘二梅不在时,很多事由她说了算。

这几个人都是校嘉华招聘、提拔上来的,大家见到她都很激动。

尤其于雪莲,高兴得扔下手里的活,围着校嘉华团团转,“社长,您怎么才来!”

左学军年龄最小,习惯没改过来,也跟着喊:“是啊,社长,咱们都好几个月没见了!”

孙会计噗嗤一笑:“校同志现在是供销社公司的经理,比刘社长级别还高,你们怎么还叫‘社长’?”

于雪莲和左学军一听,连忙改口叫“经理”。

校嘉华笑道:“你们可别把我叫老了,以前该怎么叫,现在还怎么叫吧。”

左学军:“好嘞,那我还叫您笑笑姐!”

于雪莲走上前,亲昵地挽着校嘉华,她现在没有社恐,不再自卑,工作上甚至还能独当一面,整个人都轻松、自信了。

“姐,您今天过来,是有什么指示吗?我这就去请刘社长、刘二姐,还有谭桂香大姐。今天调休,他们都是下午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