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的媳妇锦鲤身咸鱼心(350)
纪月点,“你看着安排吧,我到后面看看去。”
纪月最先去的是离主院最近的屋子,这原本是给纪年的。
走进去一看,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已经种好,在院子里还特意辟出一块空地出来,是给纪年练功用的地方。
空地旁边放着一个兵器架,上面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都有。
屋里格式家具一应俱全。
纪春生从另一栋房子出来,看到纪月,“四栋房子都被你义父装修好了。”
纪月进了纪鸿的院子,里面梅兰竹菊四君子一样不少,屋里博古架上是花瓶和各式摆件,书房里一面墙的书架,上面摆放着不少的书籍。
最后去了她的那个院子。一进门,纪月就被眼前的红,差点没闪瞎了眼。
院子里还看不出什么,都是按照她的意思布置的植物,可屋里,桌布,窗帘,只要是能用上红色的地方,都给整成了红色。
晚上费安回来了,纪月拉着他问她屋里怎么回事?
费安眨巴着眼,无辜的道,“你不觉得红色很配你吗?再说你弟马上就要回来了,十岁的状元爷啊,那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不得弄点红,喜庆喜庆?”
“要喜庆,你弄纪鸿房间啊,弄我房间干啥?”
“干啥?”
费安嫌弃的道,“也不看看你,都多大岁数了?也不知道好好捯饬捯饬,一天天的就知道在外面瞎疯,不该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考虑考虑?”
纪月奇怪的看着费安。
我要是真为自己另考虑终身大事,你儿子还不得提着四十米的大刀来找同归于尽,做一对鬼鸳鸯啊?
第252章 新科状元回乡
这几日,纪家在柳二娘的带领下,里里外外收拾了一番,纪月也搬到新房子里去了,把主院就给纪春生和柳二娘带着纪时住。
纪月只留了一个芍药在身边,一直以来都是芍药在伺候她,跟她比较熟。
桂枝依旧在厨房,平时只是搭配菜品和给主子们炒菜。
剩下的月季和茉莉都留在主院伺候柳二娘,当家主母当然要有当家主母的样。
家里的两个婆子,自然也是跟着柳二娘,听从柳二娘的安排。
家里的几个家丁都很在纪春生身边,家里修修补补,跟着纪春生伺候田地。
虽然没有大户人家的体面,但是主家待人宽厚,从不打骂下人。
只要不是心思不纯的人,都愿意跟着这样的主家。
忠叔依旧守着门房,给家里看大门,没事的时候捯饬家里的花花草草。
他的孙子当初给了纪鸿当书童,纪鸿去京城的时候,也跟着去了。
纪时的小跟班儿也跟着他去学院照顾他去了。
如今纪时已经六岁,纪月和县学院也算相识,直接把他送到县学院,每初一十五回来一次。
刚开始柳二娘很不习惯,隔三差五就要去县学院看看他过得好不好。
时间久了,也就放心下来了。
纪月想着家里的人员安排,每个人都有伺候的人,就只有大哥纪年没有。
想着等大哥回来,让他从爹手里那几个人挑一个,或者去买一个看着合眼的。
四月二十八这天,唢呐和锣鼓声从县城一直吹到纪家湾。
走的人运河,河两岸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那可是新科状元啊!
他们凤阳县从来没有出过状元爷,就算蜀州也只出过三个,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这一个年仅十岁的状元爷,都想来看看其风采。
更有甚者,拉着自家在学院念书的孩子,对着纪鸿坐的船一个劲儿的磕头。
就想沾沾状元爷文曲星的福气,好让自家孩子也考中。
就算不中个状元回来,中个举人也是好的?
有一就有二,有些更离谱的还在河岸边摆上的香案,对着纪鸿又是作揖,又是磕头。
这番操作,可把纪鸿他们给整蒙了。
大将军赵满堂瞪着一双虎目看着那些疯狂磕头的人。
很久之后来了一句,“有病!”
很快大船到了纪家湾渡口。
这两年因为纪家进进出出用到的船多,且大,村长组织村民们把渡口好生重整了一下。
如今就是大船也能驶进渡口了。
船员搭好模板,固定好船。
纪鸿骑在帮着大红绸缎的高头大马上,下了船。
村里人全都跑到渡口来迎接。
纪鸿一下船,礼炮声,鞭炮声响个不停。
每个人嘴里喊着状元爷,状元爷。
当纪鸿踏上岸,道两旁的人,噗通噗通,跪了一地。
嘴里喊着,「状元爷好,状元爷吉祥。」的话。
道两旁的人,不止纪家湾的,附近乡镇的都来了,密密麻麻一长溜。
要不是道中间要走人,只怕道上都站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