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娇宠一生+番外(27)

作者:萧洛洛

方书毅抹着跑出来的汗答:“让哥哥喝口水,完了事无巨细,给你一一道来!”

方夫人和徐氏都笑起来。徐氏小声道:“姐儿这个法子妙。老爷在的时候,常念叨什么‘温故而知新’。毅哥儿下了学,把先生讲过的书再讲给姐儿听,不止姐儿会了,哥儿也念得更透了。”

“可不是么!同样都是八岁,巧菡这孩子,一肚子鬼灵精。”

这个办法,是方巧菡在发现方书毅学习进度缓慢时想出来的。

方老爷一直没有中举,被选为岁贡生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抱了某位父母官大腿。有这样的爹,方书毅当然称不上天资聪颖,虽已在县城读过一年书,可还没做到真正开蒙。

八岁的小姑娘,该怎么帮哥哥学习呢?

那天,方书毅做先生布置的功课,方巧菡一脸羡慕地趴在他练字的小桌前。

“哥哥,”她撒娇,“我好羡慕哥哥能去读书呀,可我是女孩儿,不好去得学堂,哥哥做我的先生好不好。”

方书毅很惭愧。妹妹其实是因为要帮母亲做针线养活全家,只好待在家里。她也有一颗渴学的心啊。

“没问题,”他挺起小身板,“以后,但凡先生教的,哥哥统统讲给你听。”

“嘻嘻,哥哥真好。”

方书毅肩负起教育妹妹的重任,从此听得更用心,勤问多思考。回到家复述,方巧菡便趁机挑一些初学者难懂之处问他,两人一探讨,倒促进了他的理解。

此刻,兄妹俩把小方桌搬进院子里,在枝叶婆娑的老柿子树下温习。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方书毅指着摊开的《千字文》摇头晃脑,“意思已讲了。历法里有闰月闰年,每三年多一个闰月,含闰月那年就是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律吕呢,则用来调节二十四节气……”

区区八个字却蕴含丰富,方书毅原原本本都说了出来。方巧菡钦佩地拍手:“我记住啦。哇,哥哥知道的好多。”

“这都是我特意去问梅先生的。”

方巧菡跟着徐氏给方书毅送饭的时候见过一次梅先生,那是个二十多岁的斯文瘦弱年轻人,一直没考上秀才,又家贫无计,巧得遇见里长,聘在这里教书。

“梅先生学识不错呀,对哥哥好耐心。”寻常的先生惯用做法是先让孩子背熟全文,并不做详解,更不会扩展相关知识。

“那当然。”方书毅有点得意,“他似乎很高兴我去问这些,今儿还夸我勤勉呢。”

“真好!哥哥要继续努力哦。”方巧菡说到这里暗想,梅先生算是开小灶了。下次给方书毅送饭,也做点好吃的送给他。

讲完课,方书毅趴在小桌前对着字帖描红,方巧菡正要回房接着做针线,篱笆墙外传来了脚步声和说话声。

“你打听的已故贡生方老爷,他的家人就住在这里。”

方巧菡听出这是附近的一位邻居。隔着篱笆探头张望,见一个头戴白绒花、身着马面裙、满脸喜色的婆子,带了两个提着大包小包的脚夫,步履匆匆,已来到了院门口。

“有人在家么?……噢,这位可是方姑娘?”

院门是用柳木条横七竖八钉成的,透过木条缝隙,婆子已看到了当院里的一对孩子,却立刻把一双眼睛瞟向方巧菡,从上瞅到下,从头瞄到脚,方巧菡不由打了个寒噤。

这婆子的目光好生讨厌,让她想起了附近小集上挑拣猪崽的贩子。

“这位可是方姑娘?”见方巧菡不回答,婆子又说了一遍。

方书毅放下手中纸笔,警惕地站到了妹妹身前,不客气地对婆子说:“你是谁?我们不认得你。”这个自来熟的老太婆是谁?穿得倒素净,可怎么看也不像来吊唁的。

“……噢噢,老身姓顾,哥儿叫我顾大娘就好。我是方老爷旧交家的……嗯,下人,太太在么?可否容老身进来,替先老爷烧一柱香。”

婆子看出方书毅神情不虞,这才收敛了带着些贪婪的笑意,说完,还指了指身后脚夫手里的一堆物事。

方书毅只得回答:“原来是顾大娘,那就烦请大娘稍等。”

方巧菡跟着方书毅进了堂屋,后背热辣辣的,似乎那婆子又在用审视的目光扫射自己的背影。径直来到卧房里,方夫人听说后连忙把手中活儿放回针线筐里,一面叫徐氏去准备茶水,一面对镜整理着鬓发衣衫。

“母亲,”方书毅看了眼沉思的妹妹,“咱家认识这样一位顾大娘吗?”

“不记得了,”方夫人拿起一把插梳拢发,又将头戴的孝髻正了正,重新别紧,“但既然说是你父亲故交的家人,想来不会当假。”

“孩儿记得父亲出殡时所有故旧通来过了。”

上一篇:娇宠福宝 下一篇:陛下他装傻翻车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