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玄(300)
范绪擅长旁征博引,栾会行文沉博绝丽,两人通力合作,笔墨雄浑,字字如刀,文章读来震人心魄,令人拍案叫绝。
檄文写成,自然要送给郅玄过目。
郅玄看过之后只有一个想法,用最文明的字词组成最凶狠的语句,目标不被骂到吐血三升都是人类奇迹。
郅玄决定设立陪都修建驰道,消息瞒不住也无需隐瞒。赵颢和北安国氏族很快得知,商议之后给北安侯送去奏疏,联名奏禀此事。
赵颢身为北安国的卿,将来还会成为正卿。这就导致他和郅玄一样,不可能长期停留在草原。
只不过两人情况存在本质性差异,北安国的君位要由世子瑒继承,设陪都名不正言不顺,还将引发一系列问题,恐弊大于利。
慎重考虑之后,在递送的奏疏上,赵颢根本没提陪都一事,而是重点提及驰道。
常年领兵打仗加上政治智慧不俗,赵颢一眼看出修建驰道的意义。北安国氏族也是一样。
众人联名奏请,希望北安侯能允许修路。不求达到西原国的水平,至少能保证往来畅通,确保消息迅速传递,调军也更为便利。
道路畅通之后,国君能进一步稳固国内统治,氏族也能更好地掌控封地。对君权和臣权来说,两者都在增强,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双赢。
关于修路耗费的人力和物力,赵颢在奏疏中写得清楚明白,狄奴由草原出,物资和粮食由各氏族共同筹集。
不出钱就享受好处,世上没有这般道理,在北安国也是一样。何况由赵颢出人,不耗费各家奴隶,氏族们已经占了相当大的好处。
公子颢的要求十分合理,在朝堂上宣读,有意修路的家族都没有反对。
既然都不反对,北安侯直接拍板,各家有钱出钱有粮出粮,等钱粮到位直接开工。
在此期间,草原送来的狄奴陆续抵达。
看到一批批拉来的狄奴,上至北安侯世子瑒,下至北安国各卿大夫,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三次运回万人,据悉后面还有数批。
公子颢到底灭了多少狄部?该不会把草原上的狄人都扫了一遍吧?
事实上,赵颢送回大量狄人不是为了让众人吃惊,主要是为修路,其次是为赚钱。
和郅玄成婚后,赵颢学到不少生意经。
这些狄奴就是试水。
如果实验成功,赵颢就会撒手开干,为颢城开辟一条新的财路。
届时,草原上的部落摇身一变,都是等待收割的韭菜,俯拾即是的钱粮,岂不乐哉。
换成婚礼之前,谁都想不到公子颢会做出这般举动。
现如今,在郅玄的影响下,赵颢开始朝钱看,在铁血残暴的奴隶主道路上策马飞奔,再也不回头。
由于他的改变,北边的部落和更北边的野人注定要倒血霉。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为王子淮迎亲之事,中都城连下旨意,遵照礼仪派遣宗人赶往西都城,和原氏共商婚礼章程,敲定所有细节。
范绪栾会不能专断,立即向草原送去消息。
见到西都城来人,看过范绪亲笔书信,郅玄知晓不能再拖,决定两日后启程。
玄城仍在建设,负责工程的官员已安排妥当。除郅玄提拔三人外,另有两人是由粟虎羊皓推举,其家族依附粟氏和羊氏,本人颇具才干,在西都城时便有不小的建树。
郅玄召见两人,当面进行考察,其后宣布任命。
玄城的建设必须抓紧,他手下能用的人才有限,不可能拒绝氏族举荐。
从现实意义上来讲,这也是君臣之间的一场试探和妥协。
郅玄表露出唯才是举,不因前事迁怒,还会注重卿的意见。
粟虎和羊皓都很满意。
前者盛赞郅玄有明君之智,乃西原国大幸。后者连声附和,更在暗中松了口气。无论如何,郅玄表明不追究他之前的摇摆,对羊氏着实是一个喜讯。
建城之外,负责修路的人手也安排妥当。
由于工程量庞大,郅玄同卿大夫商议将道路分成数段,每段分派人手,并严格登记造册。
“路成之后,有功者赏,有过者罚。”
于卿大夫而言,分包路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仔细想一想又觉得十分可行,实乃良策。
从玄城至西都城边地路途漫长,依照先期规划,修路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称得上是天文数字。工程的主要人力来自戎狄,耗费的钱粮和材料仍非小数目,即使是六卿,一次性拿出来也会伤筋动骨。
如今将道路分段,一家或几家承包一段,压力瞬间减轻。更重要的是各家可以从容调派匠人和物资,无需担心和别家产生纷扰,亦或是利益不均。于氏族而言,实在是再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