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兄有胸(互穿)+番外(268)
“找找、找找、又是找找!也不知道一天到晚您要找什么。”左青嘟囔着出了门,打算去库里翻御寒的狐裘,出门见戚言笙走在院子里,忙行了礼,“戚公子来了。”
戚言笙拎了两壶酒,匆匆忙忙道:“子渊在吗?”
左青指了指屋里,“公子在呢。”
戚言笙立刻笑着推开屋门,一面把酒放到桌上,一面兴冲冲道:。"子渊,冯侍郎几个今夜想为你送行,一会儿燕子坊的古庆楼,你可一定得去啊!。"
潘春瞥了他一眼,“你又答应了?”
“我哪有?”戚言笙心虚道:“我这不是来请你了吗?”
“那就告诉他们我不去。”潘春扫了眼桌上的两壶酒,心说要不是看在梅子渊的面子上,戚言笙这种人她才懒得理。
逢人便说自己是当朝一品宗人令的发小,也不知替她挡挡那些无谓的酒局不说,还整天给她制造麻烦。
“哎呀!怎能不去啊!”戚言笙急了,“冯嘉谟你记得把?人家这次是特地报答您当年的救妻之恩,你不去人家怎么想?脸上挂不住啊!”
潘春扯了下嘴角,“是你脸上挂不住吧?”
“不是!我...哎呀!”戚言笙拽了拽潘春的胳膊,“好子渊,你就当是帮帮我。”
潘春无奈地翻了个白眼,“修竹呢?叫他一起。”
见他松了口,戚言笙高兴道:“修竹我叫了,他晚上要进宫给太子讲什么助眠故事,没空。”
潘春轻轻挑了下眉,宋赟自从认识太子之后,俨然拿他当自己亲儿子一样。
朝中颇有微词,都说宋赟是想借太子上位,潘春觉得他不是这种人,但又想不通他为何这般殷勤。
唯一的好处就是再也不用替他跑官了,太后因宋赟当年舍命救太子,给他封了个太子少保。
“随他吧。”潘春将匕首揣进腰间,站了起来,“走。”
雅间人早就坐齐,工部侍郎冯嘉谟一见潘春进来,蹭地站了起来,颇有几分喜出望外之情,“梅大人!”
潘春冲他淡淡笑了笑,径直走到空位处坐了下来。
戚言笙立刻把酒倒上,“子渊快尝尝!这秋露白可谓正宗中的正宗!”
潘春拿过杯子意思了一口,冯嘉谟忙又给他续了些。
冯嘉谟有些紧张,“下官前年从山东赶回京中述职,一进京城就撞了陈尚书的马车,多亏大人仗义相救,保住下官全家性命!下官一直想登门致谢,奈何夫人腿伤行动不便,这才拖到今日,下官先干为敬!”
潘春皮笑肉不笑地瞥了他一眼,“小事一桩。不过我记得前年、去年你都谢过了,今年再谢就有点那个啥了吧?”
戚言笙急忙替他解释,“这说明老冯是个知恩图报之人,来来来,咱们敬老冯!”
冯嘉谟却突然站起来,“实不相瞒,梅大人,这次下官确实有要事禀告。我先干为敬!”冯嘉谟放下酒杯,面色有些沉,“听说您要去湄州?”
明德帝死后,朝中大换血,冯嘉谟多年苦干很有贤名,潘春曾提了他一句,陈太后便让他在工部任了右侍郎。
与潘春脑海中当年的模样相比,现在的他胖了些,腰也不在佝偻,颇有几分气宇轩昂的模样。
冯嘉谟一个眼色,席中另两位官员急忙把雅间的门窗关好。
潘春眸子动了一动。
冯嘉谟压低声音道:“梅大人,下官知道您这些年一直在暗中寻找青安帮的人。”
潘春掀起眼皮,目光如刃,直直投向他。
冯嘉谟却不慌,继续道:“下官多方搜寻青安帮的消息,而消息正从湄州传来。”说完,他指向坐在潘春对面的一位衣着不太讲究的外地官员,道:“这位是工部采买程大斌,他上个月刚从湄州回来,为白露寺采购樟木,他在湄州见过青安帮的人。”
程大斌连忙站起来,“大人,我是个粗人,漂亮的话不会说,冯大人当年在山东道就十分照顾我,这些年一直叮嘱属下留意青安帮的动向,还真让我给碰见了!三个月前,我去湄州采买樟木,不料遇到倭寇,眼看就要人货两失,突然海上出现一支船队!我本以为他们是海盗,可他们杀了倭寇之后并未再为难我,掉转船头一路向南去了。那船头有一人我曾见过,正是当年青安帮临清分舵的舵主潘世海!”
潘春听完只觉头皮发紧,浑身的血都要沸腾起来,“真的?”
程大斌立刻对天起誓,“如有半句虚假,天打雷劈。”
冯嘉谟忙又指向另外一人,“梅大人,这位是户部的清吏司赵江民,曾在湄州督收夏税秋粮,也见过青安帮的人。”
这人坐在戚言笙对面,三十多岁,穿戴略显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