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难为(211)
“而且丞相大人还让奴才和您说,让您不要着急,以您的身体为重。”
听到这话,顾华清在心中松了一口气,既然沈相这么说,而且几位大人还面带笑意,想来不会是什么坏消息。
碧云将拿过来的厚披风给顾华清披上,朝云有些担心的道:“雪天路滑,娘娘一定要小心。”
“羲和宫和紫宸殿相距不远,且路上还没有结冰,不会有事的。”顾华清安慰道。
等到宫人们用炭盆将软轿烘的暖乎乎的,顾华清才被她们小心翼翼的放了出来,往政事堂而去。
政事堂中几位议政大臣都在,其中还有顾华清的父亲安阳候顾惟,见到顾华清过来便上前行礼。
顾惟还担忧的看了顾华清一眼,见她脸色红润,步伐平稳,才放心下来。
谁家的女儿谁心疼,他女儿都已经怀孕八个月左右了,正是危险的时候,还要操心朝堂上的政事,冒着大雪来政事堂议事,让人怎么能不担心。孟氏甚至还有意给宫里递牌子,进宫来照顾华清。
“诸位大人免礼。”
顾华清坐下以后,给了顾惟一个让他安心的眼神,然后才看向一旁的沈相他们:“诸位大人让本宫过来,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沈相将一番奏报递给顾华清,面上带着笑意,“娘娘先看一看这份刚传回来的奏报吧。”
顾华清接过沈相递过来的文书,垂眸细看。
看到一半的时候,顾华清的神色略微复杂,然后又转变为疑惑,而后又变成了笑意,等到看完以后,顾华清的脸上已经带上了满满的笑容。
“魏国临阵换将,这对我大周是一件大好事啊。”
“只是可惜了吴起,一代忠臣良将,落得这样的下场。”想起奏报中提到的被杀的吴起,顾华清还是不免有些唏嘘。
没错,这份奏报上写的就是魏国临阵换将,魏国的两位皇子更是让人设计将吴起押回大梁,给他安上了谋逆的罪名,最终逼吴起自缢于狱中。
顾华清没想到,魏国竟然会做出这样自掘坟墓的事情,临阵换将,甚至杀死了魏国国中仅剩的名将。
这简直不像有脑子的人可以做出的事情。
顾华清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抛开第一次看到的震撼疑惑,这次顾华清终于梳理清楚了吴起被杀这整个事情。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魏帝素来忌惮吴起,这些年一直将吴氏满门限制在京都大梁。得知大周攻魏,魏帝才不得已将吴起派了出去,等到吴起匆匆赶到战场的时候,正巧碰上襄平关外的一战。
大周军本就势如破竹,吴起多年没有领兵,初到战场,对战局尚不甚清楚,最终败入襄平关,据地势之利,与周军对峙。
吴起认为,周军如今士气正胜,又粮草充足,匆匆出战势必不利己方。倒不如与周军打拖延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到周军士气降下来,粮草也不那么充足的时候,再一举进攻。
因此吴起便据守襄平关,与周军对峙两月有余,双方皆不出战。
但是魏国朝堂上便渐渐有风言风语传出。他们不管吴起是有什么样的计划和策略,开始有人传出话来,说吴起在襄平关不出战,每日让朝中出粮草养着十几万大军,是因为他早已经暗中与周军勾结,意图背叛魏国,拥兵自重。
且不说吴家人听到这样的说法心中多么愤懑不平,二皇子魏杨和三皇子魏荣听到这个消息却选择了推波助澜,甚至在魏帝面前进言。
吴起作为魏国名将,即使他卸去兵权多年,在军中的地位依旧是无人能敌的,这也是魏帝一直忌惮他的原因,魏杨与魏荣也曾因此而争相拉拢他。
毕竟谁要是拉拢到了吴起,便相当于掌握了一半的兵权,他们两个怎么可能不动心。
但是吴起却是一个性情耿直的人,他不愿意介入党争之中,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保皇派,只忠于皇位之上的人。
所以面对魏杨与魏荣的拉拢,吴起自然是选择拒绝。
魏杨与魏荣虽然素来不和,但是两人却与魏帝如出一辙的刚愎自用,吴起拒绝了他们的拉拢,自然是得罪了他们。两人认为吴起不识抬举,便开始针对他。
直到吴起的小女儿因为魏杨与魏荣的算计投河自尽,双方便结下了死仇。
若是以往,他们为君,吴起为臣,吴起手中又没有兵权,一个拔了牙的老虎,即使他心中再不满,也不能拿他们如何。
可是如今,吴起镇守襄平关,兵权在手,身后又几十万大军,若是真的让他得胜归朝,便是对他们二人大大的不利。
因此自从听说了大梁城中的种种臆测,魏杨与魏荣便难得有志一同的决定,一定要把吴起按下去,绝不能让吴起威胁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