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的复兴而奋斗(126)
一位小有名气的偶像歌手场下场后,登台的是一群拿着手绢、扇子的红衣阿姨们。
沈熠还在好奇这是什么节目时,突然发现里面有几个熟悉的面孔。
音乐一响,场上的红衣们动起来,那舞姿……沈熠越发觉得眼熟。
这……这不是扭秧歌吗?
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在她的记忆中,秧歌和东北时固定搭配,陡然出现这现代化的大理石商场里,实在是有些奇怪。
她拿胳膊捣了捣徐曼萍,“你有没有觉得违和?”
徐曼萍摇摇头,“其实看多了也就习惯,没那么违和。”
“习惯?怎么说?你之前就见过了?”
“嗯嗯。还记得学校的同乡会吧?
起初是因为我们这些过来求学的人为了抱团取暖才成立的,平时搞一些特色节目也是为了增强凝聚力。
这排练的时候就被人看见了,吸引来了同好。这个同好就是徐大爷。
徐大爷在学校呆久了也学了不少知识,知道要预防老年痴呆,他就拉着老哥们老姐们加入了社团,将社团的活动带得丰富起来。”
沈熠点头:“这我知道啊。”
她去年还看过大爷的川剧变脸绝活呢。
“但跟这有什么关系?难道是他带同乡会的人接了商演?”
徐曼萍:“没错。”
沈熠:!
我还是不理解。
“去年暑假,徐大爷跟咱们一块去旅游,分别的时候他回了老家东北,还记得吧。”徐曼萍拍拍她的肩膀,慢条斯理的解释,“他这一回去,居然找到了以前一块唱戏的师兄,半个世纪不见,兄弟俩抱头痛哭了一场。
俩人回忆起过去一起学戏的时光,再加上看到如今各种民俗项目的落寞,产生了物伤其类的想法,决心重振师门,要在两地将唱戏这个行当传承下去。”
沈熠:“老人家很有追求啊。”
徐曼萍点点头,“不过呢,这一趟回乡之旅也生出了风波。”
“什么风波?”
“徐大爷不是在湘省捐了款吗?到了老家就更大方,捐了五百万。家里一下少了这么多钱,儿子女儿都不高兴,联合起来把老人家的财政大权给限制了。”
沈熠惊讶:“这限制得了?那不是徐大爷一个人打下来的江山吗?”
“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徐大爷之前就把股份分出去了。反正就是徐大爷被气到了,决定出来再创业,成立商演公司,专门接待各类商演,这样既挣了钱,也铺起了重振师门的路子。
搞了半年多,摸索出不少经验,如今他们的表演节目十分丰富,京剧、黄梅戏、相声、小品、秧歌、唢呐,还有大合唱。”
沈熠:“徐大爷今年75了吧,还能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着实令人佩服啊。”
话没落下多久,秧歌表演结束,主持人上台报幕,紧接着一阵密集的鼓声响起,披挂的徐大爷就噔噔上场了。
看这挺拔的身段,嘹亮的嗓子,谁不说一声老当益壮呢。
“是啊,反正现在同乡会分成了两个部门,一部是徐大爷主管的专业组,负责接待商演挣钱,二部是业余组,负责消遣娱乐防痴呆。”
徐大爷后面的一个节目是合唱,歌曲是《映山红》。
沈熠原以为这个节目会反响平平,谁料效果非常好,还有不少人跟着一起唱。
徐曼萍俏皮一笑,“意外吧?这可是他们最挣钱的节目,排练快、曲目多。”
沈熠同她对视一笑,也跟着人群一起哼唱起来。
大爷不愧是大爷啊,青年唱戏、壮年杀敌,老了还能搞文宣。
*
换上夏装后,校园里的靓仔靓女一下就变多了,他们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但有个人例外,作为宿舍长期隐形人的郭莹莹,渐渐的减少了外出,呆在宿舍的时间变多了,但周身气压极低,一脸的阴郁。
“她是不是分手了?”
徐曼萍跟沈熠私下里猜测。
“也许吧。”
但沈熠心里用的是肯定句。
两个月前还在片场时,她不止一次看到郭莹莹男朋友,陪在一个漂亮的小明星身边。
果然没多久,小报上就报道了郭莹莹男友订婚的消息。他有了未婚妻,但对方并不是小明星,而是豪门千金。
这关系真够乱的。
到了六月份,又是新的考试月。
大二结束,又一个暑假到来。
这一次沈熠没有暑假旅游的打算,一则是因为九月还要去京市,时间离得太近,二则小伙伴们也聚不齐了,各自开始忙活自己的事业。
周晴找到了一个投资公司做实习生,徐曼萍在做分店的开张筹备工作,秦光耀的父亲在鹏城搞房地产,同为建筑专业的秦光耀和刘大勇都要过去,去工地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