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的复兴而奋斗(120)
沈熠将图稿递给他,问他能不能做。
后人瞧了瞧,拧着眉:“没做过。”
“你们收多少钱一个?”
“一块五。”
围观的人群集体发出一声惊叹,这么高的价钱啊,如今这猪肉也才一块二一斤。
他们平常一天能编三四个提篮,算下来就是一天五六块,一个月的话,那最少一百五!这可比高级干部工资还高!
周围人跃跃欲试,“我们试试成不?”
沈熠:“当然。我们需要很多。”
这群人便都围着后人看那图稿,“这画的是啥?写的啥,弯弯曲曲的。”
后人的儿子正在上初中,主动给长辈们解释:“是英语单词,美丽和经典的意思。”
“难怪叫美丽,是挺好看的。”
“别看了,赶紧做。”
众人就在院坝里开工了,砍竹、劈开、削丝,然后开始搭结构,试验怎么编出那个图案。
沈熠也是第一次参观全过程,才知道这竹子也不是越新鲜的越好,有的要泡水有的要大火煮沸,这样出来的颜色才好看竹条才有韧性,有的还要做碳化避免发霉开裂,好延长使用寿命。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也没人做出来。
业务员有些着急。
沈熠拍拍他胳膊,指了指墙上的挂画,“你看看,人家连山水古画都能编出来,咱这个简单的还不能做?”
“那是竹子编的?姐你别骗我?”业务员不信。
“你凑近看看。”
业务员凑到墙前,仔仔细细的看,又用手指摸了摸,回来时一脸惊讶。
“我还是以为那是用笔画上去的。”
“现在我一点都不担心了。”
正巧后人进来,听见这话,“那是我曾爷爷编的。用的是三年以上、没有经过虫蛀、倒伏的竹子,竹节挺拔修长,砍回来后还有锯、刮、片、分、理、浸、染、晒、编、织、修等十多道处理工序,然后把竹片削成又薄又细的竹丝,再染色风干,最后比照着图编制。
这么一幅图,手艺好的,也要用一个月的时间。”
业务员听得一脸呆滞,这么精细呀,“说是一句艺术品也不为过了。”
“只可惜我学艺不精,学不好这个。”后人一脸忏愧。
沈熠也觉得很可惜。
“罢了不说这个,你们看看这个能达到你们的要求不?”
后人将手中的成品递给沈熠,
业务员接过来一看,连声赞道:“符合符合,很好呀。”
沈熠也觉得不错,但最终决定权不在她这里。
“这个我们需要带回去给领导看,如果确定了会再回来的。”
按照刚刚说的价格她把钱给了对方,又看看其它还在努力试验的人,“你可以教教他们,一起做。我们的需求很大,工期也比较紧张,也不允许延期,否则这个订单是不会交给你们的。”
她最怕的就是他想吃独食,就他一人一家人来挣钱,那样的话一天顶多做二十个,一个月都做不完这批订单量。要带动全村的人都做。
“好好,我会的。那你们给我们留个电话?”
沈熠便将办公室的电话留给了他。
出村的时候被几个人拦下,村长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这是咱们村的书记。”
书记看着三十多岁,是个文化人,三言两语的就说清了来意。
原来他担心他们是皮包公司,来这里骗货,所以要登记信息。这种事以前就遇到过,有个磁砖厂就被骗了十多万的货,市里把这个当反面例子宣传,要好生监管。
沈熠出示自己的公司执照和学生证。
“你还是大学生?”
一听说她是大学生,村子里人脸色变得更亲善了。
果然,这时代的大学生光环也很强大。
回到港城,沈熠立即将样品交给贸易公司。
过了两天,得了准信,双方正式签订合同,签好后付了30%的订金。
沈熠决定再招几个人,以后就专门负责竹编这块的业务,原来开发这个业务的业务员已经提拔为业务组长了。
她还招了两个财务,一个经理,总管剪纸和竹编两组的业务。摊子大了,就需要职业人士的参与。
竹编组的业务主管被她派去监工,还带了几个新人去学习工艺,不指望他们的技术跟当地手艺人一样娴熟,但基本的工序、材料的好坏还是要弄明白的,避免以后被人当冤大头宰。
***
报社这边也有了新进展。
AA和BB两家都是属于大公司,对于何主编提出的条件通通拒绝,彻底谈崩。CC公司的实力不如另两家,但诚意是最足的,洽谈时就提供了自己的改编计划书,成熟的剧本和选角以及特效团队。
罗敬轩罗副导一直都是《仙临》的书迷,看到第一卷 傻叉结局时,还差点学人寄菜刀去报社,好在当时被罗太太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