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偏执王爷后(106)
这次水患未持续太久,大水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当地的父母官并未因此而退缩不前,反而与受难的百姓共渡难关。日子一点点地过去,冲散的泥土上用枯草树枝搭起了新的家园,这些灾民们用仅剩下的那一点白银就这么撑到了现在。
大局已定,受灾之地正迎着朝阳新生,然而对京城来说,若不是那些贪官污吏起了歹意,这场水患不至于延续了几个月才控制住。
天子大怒,中原上至刺史,下至县令一应追责,贬斥甚至流放。在新晋长官上任之前,百官建议朝廷再拨一笔赈灾款抚恤难民,为避免前车之鉴,再派一名钦差大臣南下中原,监督此事。
这名钦差的人选,必须得是京中官员,品级不低,清廉公正是其次,最好么手段狠厉,给那些打着山高皇帝远而为非作歹的官员们一个教训。
这件事做成了,自然是立了大功。不过此行一去,非数月不可归京,再过三个月就是年底,一旦去了,意味着新的一年都要在异乡度过。更消说此次南下是去救灾的,不是游山玩水,总不好带着家眷一同跟去受苦受累。
鉴于此,文武百官愿意前去的不过寥寥,这些朝臣在京中待惯了,骤然要他们远离京中数月,跑到受灾之地过着艰苦的日子,这些个文官多是不愿的。
至于武官们,他们久战沙场,雷厉风行,留他们在京中为着就是制权,天子不会放任这些人南下。一时间,朝廷上静默一片。
直到最前列的紫袍男子上前,揽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皇兄,臣弟愿意南下。”
众生哗然,百官面面相觑,丝毫没有预料到靖王会主动站了出来。最危险的水患已经过去了,此行南下主要是为了抚恤难民,耗时且耗力。百官惊愕的大抵是如此,没想到靖王会这般心系百姓,屈尊纡贵去中原那个人满为患的地方。
以他的身份,南下必然是令中原蓬荜生辉,民心大悦。
流明有些意外地看了眼下首的流越,对方神态自若,长身鹤立,一副下定了决心的模样。
帝心甚慰,应允了此事。
大义面前,朝臣同心一片,就连频频针对靖王的王太傅和范丞相之流都对流越这个决定好生夸赞了一番。
流越静静地听完百官的赞赏奉承之语,待大殿内安静了下来后,他才又朝着天子拱手道:“此行中原,臣弟有一事相求。”
流明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流越抬起头来,对着上首的天子灿然一笑:“臣想带家眷一同南下中原。”
三朝后,诸位大臣三五成群地向外走去。
文官之首范一海和德高望重的王太傅并肩朝着台阶一节节地走下去,王太傅须发皆灰,一边走着一边摇头叹气:“此行南下艰苦,也不知靖王心里打得什么算盘。”
王太傅说的正是流越早朝时说的要带安少音一同南下之事,这件事无疑令在场众人大吃一惊。这个差事劳心劳力,诸位大臣正是不愿意让家属跟着去受苦,这才犹豫不决,不曾想流越倒是直接,就这么让府中娇滴滴的侧妃一起跟过去。且不说这一路舟车劳顿,中原不如京城,如今经历了一场水患后,百废待兴,安侧妃跟过去,定然是要受苦受累的。
想到这里,不少大臣心中啧了一声,当初靖王对安侧妃是如何的袒护,如今看来,靖王果真是靖王,流连花丛惯了,露出了狐狸尾巴,亏得他风花雪月了许久,竟是不懂得怜香惜玉。
王太傅连连叹了几声,也不知是在惋惜什么,似乎忘记了自己曾经以德行迫使一位女子无法顺理成章地成为王妃之事。
如若是叫流越见了,定然是要好生嘲讽一番的。
范一海却是笑着摸了摸唇须,摇头道:“太傅大人此言差矣,王爷的心思,只怕是我等自叹弗如啊。”
王太傅:“丞相大人何出此言?”
“王爷一旦离京,靖王府就失了主心骨,虽然有陛下撑腰,但是陛下日理万机,总不能时刻关注到王府的境况。若是有心人趁着王爷不在时对王府里的那位侧妃起了别的心思……呵呵呵,王爷对这位安侧妃,倒真是如此看重。”范一海点到为止,话里的意思已经尽数表达,他知道身边的迂腐太傅听得懂,不再逗留,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宫门。
回去的路上,范一海凝望着天空微笑,蓝天白云浮现出一张女子的脸,明眸皓齿,有些怯怯地躲男子身后,露出一双明澈的杏眸。
这位丞相大人眯起了眼睛,一抹垂涎之色划过眼底。
第五十三章 她不会是饿死的吧?
南下的旨意三日后便下达至靖王府。九月将至,事不宜迟,一切需得早做准备。趁着还是秋日,天气尚可,走水路前往中原,最迟深秋便能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