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朝酣(重生)(35)
而现世却不同,永泰侯府没能按照之前信上写的日期接到四房,就派了人一路打听过去,而后消息比江氏派来报丧的人更快到了侯府。程夫人亦早早重新粉了院子,清点了人手,做好了办白事的准备。太夫人甚至有闲情去关注府上女孩儿们的教养嬷嬷。
两生相似的境地,不同的走向,究其细因,全部指向了九少爷观音奴——
他身体康健,程夫人得以分心去处理庶务,太夫人不必日日苦熬着看护,永泰侯亦不会被两场白事纠缠脱不开身,而指派管事去处理四房的继嗣事宜。
敏心睁大双眼凝视着九少爷,想从他脸上看出点不同来。
但是左看右看,怎么看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敏心一时沮丧。
这时九少爷注意到了敏心的目光,平静的回望过来。
看着他明亮的双眼,和沉静不似寻常孩童的神情,敏心内心又浮上了一点异样。
只是不及她仔细探究,就被一阵喧哗打断了思绪。
却是程夫人领着长房的孩子们并一群丫鬟婆子们到了。
一时环佩叮当,燕语莺啼。
她笑着进了屋,接着利落地向太夫人请安。见江氏和敏心已坐了片刻,便爽利地向她们引荐了自己的儿女。
“这是我的长女,四弟妹叫她蕙姐儿便是。”程夫人微笑望着大女儿,神色中还带着几分骄傲。
一个十二、三岁左右的女孩上前道了福。她生得一张瓜子脸,杏仁眼,一眼看去和程夫人有六七分相似。只是令人惊异的是,她身上是一套宝蓝色的骑装,腰侧还别了一根长鞭。
“这是四姑娘莹姐儿、六少爷宬哥儿。”待蕙心退到一旁,程夫人指着剩下的两个孩子说:“都是纪姨娘所出,莹姐儿九岁,宬哥儿七岁。”
四小姐莹心比宬哥儿高半个头,穿的倒不是劲装,而是一身闺中女儿常见的葱绿绣迎春花的褙子和一件弹墨挑线裙子;宬哥儿则穿着蜜合色的小袄,眉宇间有几丝不耐。
江氏纷纷应下了,而后吩咐:“白露,青雀。”两人应是,呈上了荷包。
江氏一一把荷包递到屋内几个孩子的手上,说:“四婶娘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不过几件小东西,给几个侄儿侄女戴着顽罢。”
程夫人道:“还不谢谢四婶婶?”
几个孩子就纷纷道了谢。
太夫人望着满屋儿孙,见妯娌和睦,兄弟友爱,姊妹亲近,不由得满意地笑了。
几人按了年纪排好分了左右坐下,闲话没几句,三房的两个姨娘带了各自的儿女联袂前来请安。
江氏亦给了见面礼。
太夫人见人来得差不多了,只是还缺永泰侯徐景明和世子徐徽宏两个,便问程夫人:“侯爷怎地还没家来?”
程夫人道:“媳妇也不知,夫君今早出门前并没有说过有应酬。”
太夫人就叫了琼玉:“你去垂花门看看。若是侯爷回来了,就来回我。”
琼玉应诺。
只是她走了没多久,就喜气洋洋地回来了:“回太夫人的话,侯爷身边的宣墨已进了二门,侯爷马上就到了。”
话音未落,就见帘子一掀,一名男子带着一个少年快步走来,剑眉星目,英气逼人,端看五官并不十分威严,一身气势却是战场上刀削枪刻出来的锋芒凛人。
第17章 家宴
进门的正是永泰侯徐景明和世子徐徽宏。
“见过母亲。”永泰侯沉声道。
一旁的锦衣少年亦躬身行礼:“见过祖母、见过母亲。”
“快起来!”太夫人欢喜道。
永泰侯行礼后见到江氏带着敏心也在,并不意外,倒是世子徐徽宏忽然见到寿安堂里坐着两个他不熟悉的人,面上颇有些吃惊的神色,虽很快就敛去了,重回了波澜不惊的模样,但还是被敏心看在了眼里。
原来大哥少年时,也并不像他后来那样沉稳呀,敏心思绪纷繁。
这厢江氏携着敏心与永泰侯正式见了礼,那厢小辈们也纷纷上前给父亲、伯父请安。
太夫人观望时候差不多了,便吩咐:“该用晚饭了。”
众人纷纷起身,永泰侯牵着幼子幼女打先儿,程夫人和杜嬷嬷一左一右搀着太夫人,其余人随后,带着一众丫鬟婆子,浩浩荡荡,鱼贯而出。
待到了穿堂花厅,小丫鬟们早早放下了四边美人靠上的细编湘竹帘,挂了一层夹棉厚风帘,室内放着好几个火盆,暖意融融。
因是家宴,故而只在花厅正中放了一架轻薄屏风,永泰侯领了子侄坐了外席,太夫人带着女眷坐了内席。
众人重新分坐好后,侯爷着下人上菜。
就见几个健壮的婆子抬了几个陶炉上来,点了炭火,架上黄澄亮堂的铜锅子,使长嘴铁壶注入早已熬得喷香四溢的汤料,再烫了乡下农庄连夜摘下送入城里的水灵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