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阙+番外(462)

作者:枫桥婉

“拿回去吧,”他淡笑道,“澹川日后是你的了,朕没什么不放心的。”

锦匣里放着的是太祖皇帝赐予颜氏的丹书铁券,以及澹川的城主令和鎏金印章,这是颜氏拥有澹川这片地望的凭证和象征。

庆国公颜愈协同谋反,三族都要受此牵连,但只要地望还在,日后的澹川便依旧属于颜家。皇帝将从那些与谋反无关的颜氏偏远旁支里,挑个看的过眼的人来做澹川城主。

而今也不用挑,颜云非便是当仁不让的选择,也是日后理所当然的颜氏家主。

云非摇了摇头,说:“先父早非澹川人,臣亦不愿承澹川颜氏之祖业恩惠。苍天为鉴,我心不改,求陛下恩准。”

皇帝轻笑道:“你这话,颜老太爷若是在天有灵,不知会气成什么样。”

云非告退,走时捧着那只存着颜相府钥匙的锦盒。

夕阳的余晖照进敬诚殿里,皇帝脸上的笑容被平淡地敛去,他拿起澹川城主令和鎏金印章,挥了下手。

祝庚恭谨地欠身,看了一眼从头到尾都没有露出过半分意外之色的皇帝,捧着丹书铁券低首退下。

皇帝的面容平静无波,他拉开御案下的暗格,里面是一双黑白棋子,以及方婧慈奉还的苍梧令印。皇帝将澹川印章放到了苍梧旁边,目光扫过那双棋子,他忽而极浅地牵了一下唇角。

第206章 海晏

九月初九,重阳佳节,圣上万寿,九州皆庆。

这一日天朗气清,菊桂飘香。晨起,皇帝至奉先殿祭拜成帝与成德皇后神位,感念双亲之恩,稍后用过早膳,再至太极殿升御座,接受群臣参拜朝贺。

礼仪走完,半个上午就过去了,相继移步紫宸殿,皇帝设宴款待群臣,也为归来献捷的王师接风洗尘,这时气氛就松快下来了。

文武百官纷纷向皇帝进献寿礼。

宣熙帝不是个喜欢收臣子“孝敬”的君主,平日里臣工们要想献殷勤,送些当地的特产什么的,皇帝兴许还会领心意看两眼,好了解一下民风民俗。但若是价值连城的和璧隋珠、奇珍异宝,那恐怕就是马屁拍在马腿上了。这些东西,最多也只有在逢年过节一两个特定的时候,皇帝才不加严责,象征性地偶尔收一收。

今岁是圣上逢五整寿,是个献礼的好时候。

对于九州朝局来说,现下又是个意义非凡的节点。敬王叛乱平息,意味着皇权加诸四海,日后这大胤九州再无可能有第二个主人,往日早早效忠陛下的自然是春风得意。

可三个月前只顾作壁上观、等着望风而动的墙头草们这会儿就有些后悔不迭了,虽算不上作奸犯科,但也不够赤胆忠心,如何能不落下风?更不用说江南十二城那几个好不容易才得到改过自新机会的世家主,真是拼了命地掏出自家家底,祝寿送礼献殷勤——至少未来两三年,天子影卫和御史台都会盯着他们,除非悔过不诚,想去跟大理寺狱里那些敬王“铁杆”做伴,不然哪敢打民脂民膏的主意!

陛下素来不喜奢靡排场,王师凯旋已是最好的寿礼,虽下旨一切从简,但臣工们的献礼之心却格外炽烈。不拘是贵重的珍宝美玉,还是新奇的巧思玩意儿,抑或者是有才人自作的墨宝曲谱,总之捧到丹陛前,请陛下和群臣们一赏一乐,场面十分的融洽热闹。

当然,也有些特殊的。

譬如宣宁侯楚珩,在人前什么珍宝都没送,当然,送的什么也不能让旁人知道,反正陛下心满意足。

那是他们两个人的事儿。

中秋朝宴后的那一幕还不够明显吗?只是陛下和宣宁侯没有直接对外宣布,众臣嘴上就都不好说,可谁都知道陛下和东君总有些“两个人的事”。

之前大家还盘算着待九州安定,后宫选秀的事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提起来了,可现在倒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大家很是为难了一段时间,并且在之后也会继续为难着。

若是换了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人,群臣早就群起而攻之,折子如同雪崩一般冲向敬诚殿,大骂此人佞幸当诛了!可现在,对方是漓山东君姬无月,这……这怎么骂嘛!

大乘东君若只是为着权势而来,用得着去当个佞幸男宠吗,只要他愿意,朝廷自会高官厚禄、封公授侯地欢迎。再说了,漓山叶氏堂堂十六世家,什么时候落魄到需要大师兄出卖色相才能维持生计了?当东都境主叶见微是死的吗!

只能说陛下和东君就是喜欢。

这就难办了。

总之……这事儿一时半会扯不清。

大家只能一边装聋作瞎地当暂时不知道,一边继续发愁怎么劝劝这两个人回头是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