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307)
*
一个星期过后。
田小苗和江黎明登上飞机,随着代表团飞往欧洲。他们先去东欧五国,接着返回巴黎,继续第二任期。接替他们的同志,改派了其他任务。
刘主任说,南美那边出了件意外。
我们跟一些国家尚未建交,多以商务代办处的方式开展工作。这么一来,即便持有外交护照,受到的保护也有限。海外间谍机构抓住了这一点,想方设法搞破坏。外派的同志抵达驻地,就被盯上了,不断接到骚.扰电话、策.反.信件。
当时,有两位同志回国述职,特务发来了联络信,说转机时有人接应,按照路线图脱离即可。这两位同志是一对夫妻,警觉性很高,把信件交给了组织。为了摆脱特务的追踪,他们提前启程。到中途转机时,那架国际航班在第三国机场停留,正是路线图中标注的地点。他们怕出意外,以身体不适为理由,没敢下飞机。
机场这边,早就布置好了,就等着他们露面,好把人带走。可左等右等不见目标,就指使一位空乘人员登机,请他们下飞机,接受调查。
两位同志晓得行程暴露了,拒绝了空乘人员的要求,说要见机长,这是国际航班,受公约保护,第三国无权干涉。
特务们不甘心失败,就调来了警察强行登机,要二人出示护照。
二人拒绝,他们明白一旦出示护照,就会被以“非法护照”的理由没收。没了护照,就无法继续航程,国际航班也无法保护他们。亏得两位同志机警,坚持到了旅客们登机,在机长的协调下,终于解了围。
这就是旅途风险。特务们无处不在,要时刻保持警惕。
在万米高空上,田小苗看着舷窗。
离开祖国,奔赴战场。这是她的职责,她的使命,看似平凡,却做着不平凡的事儿。同时,也担着危险。
个人问题也暂时搁在了一边。
今天是十二月三十号,柳冬生二十六岁的生日,她在心里默默地发出了祝福。这趟回来,她把三年的贺卡一并邮寄了出去。她从未忘记这个日子,即便在地球的另一端。
就在这一天,柳冬生接到了一个通知。
去军区作战部参加研讨会。
原来,总参来人了,想跟基层作战参谋交流一下。
第153章 .解冻
*
抵达东欧某国,已是傍晚时分。
田小苗和江黎明随着代表团,入住国宾酒店。
这是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主办国很热情,安排得很周到。各国都派了代表团参加,苏联代表团也在同一家酒店,不同楼层。晚上就餐时,跟代表团成员碰面,相互打量着,神色复杂。
按照要求,不管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里,代表团成员都不允许接触。
这是出于安全考虑,苏联情报人员很厉害,可谓无孔不入。泄密是一方面,更严重的是被策.反,在国际上制造舆论,败坏国家声誉。
田小苗和江黎明的任务是熟悉东欧各国的情况,跟使馆人员取得联系。
林恪静在主办国呆了好几年,对情况很了解。
她带着二人除了参加活动,还四下里走了走。
相比起巴黎,这里相对安全,可苏联情报人员渗透很深,被盯梢、被窃听是常事。跟使馆人员接触时,经常发现后面缀着“尾巴”。使馆人员都习以为常了,附属国都是这种待遇,被人家控制着,没有主权可言。
交流活动持续了一个星期,就转到了邻国,开始下一站访问。
一圈转下来,花费了两周时间。
代表团启程回国了,田小苗和江黎明前往巴黎,开始第二个任期。
这时候,已进入了一九七零年。
外交工作进展显著,不管是东欧国家,还是非洲、南美国家,都建立了稳定关系。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力日益增大。国内经济形势也稳定下来,“抓革命、促生产”颇具成效,斗争也转向了上层,跟老百姓关系不大。
田小苗和江黎明投入到了工作中。
除了使馆方面的事务,重点是国际关系,尤其是跟米国方面的。
早在去年,米国通过东欧某国,跟我使馆取得了联系,一再释放缓和关系的信号。我们这边也有了回应,但公开的接触却没有。毕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很激烈,尤其是米国国内的保守势力,对我国非常敌视,把反.华作为第一要务。早在五十年代末期,就针对我国制定了核.打击计划,也因此引发了“三线建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解冻需要一个过程,今年尤为关键。
围绕着中米关系,田小苗做了大量分析。目前阶段,官方不便出面,就通过民间人士转达。
除了政治上、军事上的,田小苗还很注重经济方面的信息,包括机械、化工、冶金等等。她知道国家需要这些,却没有条件获取。一旦经济封锁解除,就会大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