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203)

作者:金谷飘香

都是机关人员的子女,管理得不错,吃得也好。孙梅英很开心,跟大旺悄悄地说:“区里比市里阔气多了……”

“梅英,出去可不能瞎说……”

“我知道……”

孙梅英乐呵呵的。

小苗跟她说,这是沪上最好的一个区,各种西式建筑,商业很发达。以前都是外国人和洋买办,普通市民很少来这边。

田小苗的惆怅也消减了不少。

这边环境好,隔着一道街区,有很多花园别墅,不少名人都居住在这里,闹中取静。即便搁在后世,这里也是顶级富豪区。在这里生活,有一种掉进米缸里的感觉。

一家人都很轻松,只有孙梅英很辛苦。

一大早,她要搭乘电车去粮店。下车后,还要走一千多米。晚上下班回来,都七八点了。一进门就倒在沙发上,不想动弹。

可孙梅英乐此不疲,从不迟到早退,表现得跟以往一样好。

按照现有政策,户口和粮本随着人走。娃娃们上学,要核对这个。

田大旺去派出所开介绍信,迁移户口。

市内迁移很方便,一会儿就办好了迁出手续。

“田同志,我们这边发函,一个星期之后,你拿着户口本去那边派出所办理迁入手续……”

田大旺办完了事,给徐立方打电话。

徐立方听到大旺搬家了,连声恭喜,说找个时间说说话儿。

换粮本要去粮食局开证明。

以前,粮本挂在第二粮店,孙梅英拿着直接换粮票、买粮食,很方便。可现在,不能扛着粮食挤公交车,就想转到附近的粮店来。

离家最近的是第十九粮店,前店后院,规模不小。

田大旺去办粮本,心里一动。

不如把梅英调过来?

他打听了一下,粮食系统人员编制满了,很难进人。不过,内部可以对调,尤其是粮店之间,只要双方同意就行。

这件事说难不难,需要协调。

孙梅英提交了申请,粮店主任舍不得。

可孙梅英家里情况特殊,上班远,娃娃们小,爱人也调动工作了。粮店主任一向耿直,还是签了字,只是要求局里对调一个统计员过来。

可第十九粮店那边有统计员,一时半会儿的没法对调。

粮店主任说:“梅英同志,不要着急,年底调整大,会有机会的……”

这件事暂时搁下了。

田大旺在粮食局有战友,就打了招呼。战友拍着胸脯说:“建国,你放心,这事儿我留意着……”

*

不知不觉,暑期过去了。

秋季开学后,小苗和冬子升到了初中。

换了新地方,班里的同学一个都不认识,田小苗装得老老实实,不爱说话。可回到家,就拿出高中课本,开始复习。

她要发力了,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不能再那么懒惰了。

冬子这边,当年的六人组打散了,分到了好几个班。

可放了学,还是一道走。

在学校里,冬子碰到了白素雅。

白素雅担着教务主任,不认得冬子。

冬子变化很大,个子长高了,不是特别熟悉的话,根本认不出来。

白素雅也有了变化。

她穿着青灰色套装,留着齐刷刷的短发,像这个年代的大多数职业女性一样,朴素大方。

柳进原结婚,她是晓得的。

那时,她正在跟乔营长接触,是章主任介绍的。一开始,只是同志关系,随着不断加深了解,终于结成了革命伴侣。

只是乔营长在营区,一个星期见一回面。

去年夏天,她生了一个女儿,叫乔爱民。

她不再写诗了,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女儿身上。

*

日子一晃而过。

到了年底,孙梅英调到了第十九粮店。

离家近,上班方便。

这边住得没那么稠密,居民也少,工作一下轻松了不少。

孙梅英熟悉业务很快,粮店的韩主任也放了心。

赶着调工资,孙梅英长了一级,一个月拿四十块。

别小看这多出来的五块钱,能买好些东西呢。按照目前的供应价格,大米不过一毛八分钱一斤,五块钱能买二十八斤大米,够一个大人吃一个月的。

这时候,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了,手工业也实现了合作化。大部分农户都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占总农户的96.3%,高级社占到87.8%,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注1)

靠山村那边,田老汉一家还在初级社呆着。

田秋山来做思想工作,号召加入高级社。可田老汉摆摆手,说:“秋山,这不是自愿的嘛?”

“二叔,大旺是国家干部,您这思想咋恁落后啊?”

“落后?”

田老汉心说,这是大旺特意叮嘱的,他才不当先进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