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195)
她是正排级,中尉军衔,一个月领63块。赵国江在公安系统,也定了级别。他是副处级,若是在部队上算是副团级。
徐立方也就是徐科长,早就升到处级了。
这些年搞保卫工作,破获了不少案件,成绩十分显著。可在无线战场上,他从未放松过警惕,对国内外形势研究得很透彻。
九月的一天,徐立方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
他带着保卫小组,秘密前往港岛。在那边接到某海外归国人士,一路保护着返回沪上。住了十多天,又护送入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这时候,已是九月下旬。
京城举行了隆重的授勋授衔仪式,十大开国元勋被授予了共和国元帅,十大将领被授予大将军衔,还有上将、中将、少将等等。军区也举行了授衔仪式,对各级将官、校官、尉官,还有士兵授予军衔。(注1)
柳进原获授少将军衔,礼服上挂满了勋章,金灿灿的。
拍完合影照片之后,柳进原回到家,把礼服小心地收起来。
冬子、梅子摸了一遍又一遍。
“爹,这一身可真威风啊!”
冬子实在忍不住了,就把大盖帽摘下来,扣在自己头上。
他甩着手,在客厅里迈着正步。
“爹,您看我像不像个将军啊?”
“像,冬子以后参军入伍,做革命的接班人……”
柳进原看着冬子,很是欣慰。
娃娃长大了,个子蹿起来了,有了少年的模样。
田小苗也跑来参观,兴奋不已。
这时候,部队上更换了新式服装,分为军礼服、常服。军礼服很庄严,都是毛呢料子,笔挺笔挺的,在庆典场合穿戴。平日里穿常服,都是大盖帽,很神气。
因为更换服装,淘汰下来了一批老式军服。
柳进军听到消息,就给孙梅英打电话。
“梅英姐,内部处理的,不要布票……”
孙梅英一听,就买了十多套。
她和大旺留下几套,剩下的打包寄回老家。
虽然是土黄布,样式早已经过时了。可对大旺和梅英来说,铭刻着深深的记忆。他们喜欢穿军服,即便洗得发白了,依然很喜欢。
这时候,宿舍大院不再搞军事化管理了。
早上听不到军号了。
穿中山装的同志也多了,可转业干部还是喜欢穿军服。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大街上,看到那一身土黄布,就倍感亲切。
这铭刻着一段记忆,代表着无上的荣光。
尤其是田大旺,对部队怀着深厚的感情。
十大元帅的画像出版了,田大旺去新华书店买了一套,挂在家里。
他凝望着,眼里满是热切。
如果在部队上,他也能挂上军衔,戴上大盖帽,雄赳赳,气昂昂的。
*
一九五五年,国民经济迅猛发展。
可粮食不够吃,就采取了定量供应。城镇居民以家庭为单位,一家发一个粮本,按人头注明口粮定额,按月领取同等数额的粮票。
沪上也不例外,按照劳动强度定了口粮标准。
体力劳动者标准高,分为重体力、轻体力等,像码头工人一个月四十八斤。机关人员、教师、公司职员、店员等都是脑力劳动者,口粮不超过二十九斤。(注::大米为主食的地区)
田大旺是二十八斤,孙梅英是二十六斤。
小苗不满十二岁,上小学六年级,口粮二十二斤。小五一不满六周岁,口粮十二斤。三子一岁半,口粮五斤。
算下来,还是够吃的。
田小苗心说,梅英同志在粮店工作,怎么也不会饿着吧?况且,跟过去相比,吃得好多了,价格也很便宜。
可这么一来,粮店里就更忙了。
每月要发下个月的粮票。居民们来买粮食,要核对粮本,收取当月粮票。到了月底,要核销当月粮票,一笔都不能错。
孙梅英是统计员,工作量可想而知。
尤其是月初和月末,要加班到晚上几点,忙得是昏天黑地。她带着娃娃实在是不方便,就把三子送到了托儿所。
托儿所是机关办的,多大的娃娃都收,有半托,也有全托。大旺是机关干部,有入托名额,就顺利地接收了。
早上,田大旺送娃娃过去。
三子猛一下离开妈妈,很不习惯。
他哭闹了几天,没人搭理,就老老实实地呆着。托儿所里的娃娃不少,都被固定在坐笸里或小床上。三子适应了,就跟其他娃娃“咿咿呀呀”地说着话儿。
田小苗放学回来,就去接五一和三子。
三子胖乎乎的,抱不动,就驮在背上。
她一边走,一边嘟囔着。
“三子,姐姐要是长不高,你得负责任哦……”
三子听不懂,搂着小苗的脖子,咧着嘴笑。五一跟在后面,用手托着三子的屁股,还趁机捏两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