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后前任满地(204)
“正在探讨的是什么内容?”
“毕奇小姐拿来一卷章节,说是无意间得来的,现在大家针对上头观点进行讨论。”
有善良的作者,给后来者黎觉予递来她们正在探讨的稿件。
比起看文字,黎觉予却先注意到房间氛围——这间小小的鉴赏室,宛如一个法兰西文坛缩影,散发出一股浓郁的女性气息。
二十世纪的法兰西,是一个由女性为主导的国家,女人们都在写作,她们将足够真诚,任何男性无法理解的隐晦思想细致书写出来,这种创作不是卖弄风情,而是表达自我的方式。
而且这个国家,很愿意接纳这样的思想。
想到这,黎觉予像找到自己的归属地一样,暗捺激动。
周围人不知道她们间出了个乡巴佬,还在念读手上文稿:“上帝呀,女人全是傻子!学校男生对我“图谋不轨”未遂,我居然隐约感到自豪。我知道这很可耻,但内心深处明白这是为什么。我告诉自己: ‘巴黎也好,哪儿也好,女人太多了,为什么疯子偏偏看上我,说明我漂亮呗!’你瞧,我那么虚荣。我当然知道自己不难看,但这样一来我就更有信心了。③”
“青春气息洋溢的学校故事,不是吗?”读书者发表感想:“借少女身份,用文字嘲笑大人的虚伪腐朽。特别疯子傻子这段,不就是对成人社会交际花们和情人间的洞察吗?”
“所以你们认为,这是表达童心的作品吗?”毕奇小姐笑得迷离,不懂这是夸奖还是质疑。
反而是黎觉予,听到稿件片段后身躯一顿,再次将注意力放到稿件上。
等囫囵吞枣看完一整页后,她满脸不可置信——手上这简陋又破旧的纸张,居然是法国知名女作家柯莱特的处女作,《克罗蒂娜在上学》的第一章 。
后世人说柯莱特将著作存放在柜子里五年才见世…从纸的破损情况看来,此言不虚。
不出意外的话,这本书将会成为今年最畅销的作品,流传至今。
而她现在,却已经拿到柯莱特的处女作…
兴奋让黎觉予顾不上周边发生了什么,贪婪阅读文字将其记下,直到隔壁人拍拍她肩膀,她才注意到不远处,毕奇小姐满脸笑意地看着自己。
毕奇问:“所以这位新作家,你对这段文字有什么见解呢?”
“…”黎觉予没想到,毕奇对她这个新人,外国作者依旧如此友善,居然还单独发起提问。心中明白这是一个刷脸机会的黎觉予,沉思片刻后坚定回答:“So cute so lonely.”
“亲爱的毕奇小姐,这是我的回答——童真又孤独。”
这可能是整个讨论会上别具一格的回答了。
黎觉予周边的作者陷入沉思,没有着急反驳。只有一位站在窗旁,鼻梁上架着厚重眼镜的作者,最先发起激烈质疑:“这可是少女的上学日记,和孤独有什么关系呢?”
“你可能没搞懂我们在看什么…”
“…”
黎觉予能不知道吗?这可是上辈子高中生必读经典书单欸。
“这段文字让我感觉到,主角在男人和男性社会的禁锢下,活成一株被剥夺阳光的植物。”黎觉予当着所有人面作弊,回忆上辈子看过柯莱特的自传。
“哪怕男人不忠、忽冷忽热甚至狂暴,她都只能装作毫不在意,用自信来安慰自己说:“男人是爱她的,不然巴黎那么多女人,为什么只找她呢?”
“当然这是我的理解。”
黎觉予:这是我的作弊答案,请查收。
虽然毕奇小姐没有透露作者名字,但熟知柯莱特的黎觉予,不花费任何功夫就找到答案:作者柯莱特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正一知半解地被丈夫禁锢在家中,写着一个又一个表面快乐,实际破碎的童话。
有了这一前提,再连想回小说内容,不就跟开卷做阅读理解一样,抄上去就能满分吗?
讨论会现场。
听全黎觉予完整答案的毕奇,唇角弧度越发加大,最后变成一个极度满足的笑容。
她没有说黎觉予分析对不对,反而问:“你说,你叫黎对吗?”
黎觉予点点头。
“黎,以后要多来莎士比亚书店,好吗?”毕奇小姐以女主人方式发出邀请:“如果可以,我想看看你的作品,我现在对你的文字相当好奇。”
“当然可以!”
黎觉予兴奋不已。
结果忽然大转变,让她颇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特别是周边作者都在低声阐述她多幸运:“才来书店第一天,就得到毕奇小姐的赏识,你也太厉害了。”
“毕奇小姐还有个私自经营的出版社。”
“黎,一会儿要不要去吃晚饭。”